新教育年鉴
(2007年6月-2008年6月)
朱寅年/编写
目录
综述(序)
新教育年会
新教育实验第七届研讨会在运城隆重召开
运城年会具体日程表
第一单元:公益晚会
第二单元: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阅读
第三单元: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程式
烧烤晚会:忙里偷闲也不闲
第四单元:构筑理想课堂
第五单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主报告单元)
年会反馈声音
新教育研究进展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理念倡导
新教育儿童课程
新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
新教育理想课堂项目
新教育“每月一事”研究项目
江苏新教育研究会项目联盟的项目推进
新教育公益
昌明新教育基金会成立
2007年秋冬“新教育-慈济”童书阅读计划书包捐赠落实概况
2007年温州商会新教育儿童阅读计划进展概况
2007年秋季新教育—甘肃宕昌教育公益培训活动综述
2007年秋季“灵山-新教育”贵州公益培训项目综述
2007年11-12月“灵山-新教育”实验区教师培训项目活动综述
2008年4月贵州凤冈实验区培训、“灵山-新教育”贵州凤冈现场会暨西部教育公益论坛活动综述
2008年5月下旬起新教育团队参与地震重灾区北川教育重建活动综述
新教育移动图书馆公益项目
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
成果、论著
年会主报告提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理念
运城年会大会手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改变,从阅读开始》出版
总结概括“新教育精神”
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荣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朱永新教授获“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称号
教育在线丛书出版
《朱永新教育讲演录》出版
《李镇西教育讲演录》出版
新教育实验区
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实验区培训
各实验区实验进展
附录(1-5)
实验学校(非实验区的实验学校)
实验个体
新教育儿童阅读“毛虫群落”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实验个体
新教育小学
新教育小学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新教育小学实验教师及班级一览表
新教育小学的人文管理
“相约星期二”
新教育小学的基地开放周
新教育小学的“开学”
新教育小学的实验网络专帖
新教育网站
网站概况
网站改版
管理情况
教育在线丛书出版
网站大事记(2007年6月——2008年6月)
新教育报刊
新教育杂志——《新教育•读写月报》
新教育简报
媒体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专题报道新教育实验
其它媒体报道目录
附录: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第七届研讨会(运城新教育年会)主报告
新教育精神——在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解读新教育精神
综述(序)
2007年到2008年,是新教育实验非常关键的一年。
自2002到2007年,新教育已经走过了整整5年。2007年是实验开展的第六个年头,也是新教育实验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而此时,新教育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正如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当时所说:“新教育作为一种“适逢其时的理想”,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感动了许多人,培养了许多教师与学生,这些都是事实,说它有过辉煌,一点也不过分。新教育的团队为这个事业付出了许多,更有许多让我终身铭记的故事。但是,在激情被点燃以后,我们用什么去维系?我们新教育的专业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有没有形成?我们能不能走出其他教育实验曾经陷入的怪圈?我们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我们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两个梦想——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旗帜和建立中国的新教育学派?”
而从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这一年里,新教育实验也确实经历了一场重大的转型。
2007年初,新教育实验形成了以干国祥、魏智渊、马玲等为代表的专职的专业团队,成立了新教育研究中心,改变了前五年单纯靠兼职的实验“志愿者”来维持实验运转的现状。
自2006年年会上正式提出使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目标理念,但急需实验研究项目和能够进入课堂影响教师学生自身发展的技术操作层面的支撑,而到2007年中期,新教育实验整合六大行动融入于儿童阅读、教师专业发展及理想课堂研究项目上,使实验有了可操作的成果。
特别是王海波先生决定捐资200万元为新教育注册成立基金会,这也促使实验团队尽快以NGO架构从人事方面到研究方面进行调整,加快转型。基金会于2007年初开始加紧注册。
2007年6月到7月,在有着新教育“一号义工”之称的营伟华女士及朱永新教授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团队架构正式转型完成,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共同体机制,成立了NGO组织特色的新教育研究
新教育年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