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公文材料:形成公文主体和表达主体所依据的事实现象、统计数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及政府领导人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令、法规等。主题词:用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抄送机关:次要受文机关,对所收的公文不需承担主办或答复责任,而只需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定稿:经机关领导人审核并批准发出的稿本。定稿是印制公文的标准依据。公文作者:即公文的法定作者,指制发公文对该公文负全部责任的依法成立的机关。签署:签发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的落款处签注姓名(或代以签公章)核稿:机关办公部门或负责拟稿的职能部门领导人对公文文稿的审核把关。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会议文件。文章主题:文章的基本内容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合同: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文书。法律文书:参与法律活动的主体为实施法律或维护其法律规定的权利,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规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一定范围内的某项工作、某种活动做出规范性要求的文书调查报告:通过对问题、情况、事件的调查,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本质或找出规律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补救措施、赔偿另一方损失等责任。简答题对公文主题有什么要求?答:
1、正确:公文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2、鲜明:公文主题要表达得明白、清楚、确切。
3、集中:一篇公文只表达一个主要意图、一个基本观点。通知和通报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
1、通报重在“报”,是报道和传播消息;通知重在“知”,是知之而后行,要贯彻执行。
2、收文单位的办理情况不同:通知的收文单位是“共同执行”,通报的收文单位可区别不同类型的通报不同对待。
3、通知事项是发文单位根据自身需要下达,通报事项于下属单位,经上级了解、掌握后整理制发。对公文材料有什么要求?答:
1、真实:材料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
2、准确:所引用的材料,人名、地名、时间等必须认真核实,没有丝毫差错。
3、典型: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事实、数据新颖:新材料新理论,给人耳目一新,有新的感受和启发。
5、充分:充分的事实,充足的理由,有很强的说服力。什么叫公文语体?公文语体有什么特点?答: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事务的一种应用性语体。公文语体的特点:
1、准确性:准确反映客观事务,便于操作、执行。
2、简洁性:简明、干练。
3、规格性:常用一些固定的规格语。公文的成文日期如何确定?答:
1、一般公文的成文日期以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2、会议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3、规约性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日期为准;
4、普发性、公布性文件以公布、印发日期为准;
5、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对公文主题有什么要求?答:
1、主题要正确:公文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应用文的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