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会
一切为了孩子
一、幼效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孩子能否尽快适应,尽快顺利地过好幼小衔接这一关,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
项目
幼儿园
小学
教育性质
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教育
教育环境
班内以玩具、图书、椅子为主;户外游戏设施多
班内以桌子、椅子为主;户外游戏设施少
教育内容
广泛;口头语言为主
加深;书面语言为主
教育方法
形象;活动法为主
抽象;讲授法为主
教育活动
有餐点、午睡活动;游戏为主
无餐点、午睡活动;上课为主
教育形式
集体、小组、个人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为主
师生交往
教师对儿童的照顾多
教师对儿童的照顾少
考试评分
无
有
三、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运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生活习惯的培养:
(1)、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2) 、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
(3)、学会自己整理东西。
(4)、学会做事迅速的习惯
(5)、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a、为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
b、多和孩子交流。
c、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
(4)、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a、让孩子做事有条理。
b、引导孩子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
c、做事前有计划、按计划办事也能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5)、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忍耐、学会吃苦。
(6)、教会孩子与别人快乐交往。
a、教孩子每天面带微笑,在与同学交往中,尽量少麻烦别人,多帮助别人。
b、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c、学会宽容和理解。
2、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一是认真听老师讲,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说(善于表达)
(3)、读
(4)、写(作业书写的习惯)
A、课堂作业
B、家庭作业
培养孩子作业习惯的时候,家长可以陪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把作业分成几个小任务,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讨论估计一下,然后计时。家长可以在过程中提醒时间,看看能否按时完成。
1、学习桌上不得放与学习无关的玩具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必须收拾干净;
2、做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中途不得因为削铅笔找橡皮拿尺子中断学习;
3、放学回到家,最多用10分钟的时间快速做完准备工作,如喝水、吃点心、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4、只有全部作业做完才能离开学习房间,才能去玩;
5、可以和奖惩联系起来做。
6、没有必要买辅导练习书,让孩子觉得做完学校的作业还得做妈妈买的作业,干脆慢点写,没有了时间就不用做妈妈额外布置的作业了,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动作迟缓的坏习惯。
7、让孩子自己掌握闲暇时光,快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心中有个盼头,作业快质量高,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a、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b、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c、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玩圈字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广度、稳定、分配和转移四个方面的品质。)
请在下面给出的数字中,把4后面第二个数字全部打圈。 295413358778964312557968312549755123565 945641236346647596969524452596300255263 359156936982452365023665253622602369500
五、怎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它的基本标准是:团结友爱、文明和睦、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彼此体贴理解、尊老爱幼、同心同德、气氛和谐、处事公平公正等。
2、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模式
A、是保姆——溺爱型模式
B、是暴君——专制型模式
C、宽容——放任型模式
D、权威——民主型模式
3、父母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当父母的应当做到四点:一是父母要相亲相爱、团结和睦,不要在孩子面前夫妻争吵打架;其二要放下父母架子,在孩子面前自已有错必纠,这不但不会丧失面子,反而还会提高父母的威性;其三父母说话算话,做得到的就说,做不到的就不说;其四父母应解放思想,善于拆除对孩子的人为保护区,要舍得让孩子到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敢于让孩子在实践中去闯,放手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磨炼成长。
六、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准备
1、入学准备
A、物质准备:为孩子买好必要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
B、心理准备:入
幼小衔接家长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