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国际形式:一定意义上也叫国际局势,是指各国间的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
国际形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国家力量及国家利益的变化,国家力量及国家利益的变化是国际形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国际形式的突出特点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继续存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强国并存。同时其他地区大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日渐发展。世界由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发展,这种趋势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一)世界格局斗争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加深,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和复杂
(三)国际经济恢复增长
(四)中国的发展备受关注
世界格局是世界发展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
决定世界格局有三个要素:
原则:就是大家公认的国际关系之间的准则。
关系:主要是讲大国之间的关系。
机制:是说国际间出现问题、出现危机以后,如何来协调、如何来处理。
在近现代历史上,比较明显的格局有三个:第一个格局叫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个格局叫做雅尔塔体系,第三个格局就是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体系.
原则
关系
机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郊区凡尔赛签订和约,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二十世纪初爆发的。二十世纪初以前,人类处于工业革命初期,农业社会还占主要地位,国家关系没有这么经常剧烈的变动,而且变动的时间没有这么快、牵扯的面没有这么大。列宁讲帝国主义有五个特征,其中有一个特征就是世界的殖民地已经瓜分完毕。但是帝衡,英国等老牌的殖民地占的地盘过多,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很强大,又没有什么地方给它,就导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1919年战争结束。这个战争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有几个大帝国崩溃了:比如说沙皇就在这场战争中下台了,十月革命成功;又比如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灭亡了,奥匈帝国也没有了。大战以后就开了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几十个条约,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处分德国。当时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策源者,它被打败了。首先是瓜分它的土地,把它靠最西边的两个省,阿尔萨斯和洛林,划给了法国。这两个省是当时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其中的鲁尔工业区是德国和欧洲的工业心脏。第二,要求德国进行巨额的战争赔款。第三,要求奥地利和匈牙利永远不能够再成为一个国家。然后还有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怎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一战后国际格局三个要素方面的情况,一是在大国关系上,形成了战胜国压迫战败国的关系。二是在安全机制上,形成了由战胜国把持的“国家联盟”。三是在大的原则上,奉行实力外交,强权战胜公理。中国和凡尔赛体系有重大关系,战前德国在我们的胶州湾、青岛占有的特殊利益,德国战败以后应该归还给我们。而且中国是名义上的战胜国,已对德国宣战。当时日本是个后起之秀,它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又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野心勃勃的日本人在巴黎和会上上下活动,武力威胁,列强最后就把德国人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这件事情激怒了觉醒的中国人。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上街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成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那个时代是强权政治的时代,谁有本事,谁军事力量强大,利益就归谁。那个时代,大概从1919-1939年二十年间,世界的格局就是战胜国欺负战败国,大国欺负小国,在国际关系中遵循弱肉强食、强权战胜公理这样的外交关系原则。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体系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见了分晓。当时反法西斯战线的三位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就在雅尔塔开会,研究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形成一系列决定。第一是决定对德国进行分割军事占领,美、英、法占西边,苏联占东边。第二是根据战争胜利状况重新划分、摆布整个欧洲版图格局,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当时都划给了苏联。所以现在独联体的很多独立的国家,就是这个时候划给苏联的。波兰的一块土地也划给了苏联。像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都是苏联解放的,只有南斯拉夫是自己打出来的。二战结束以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了苏联,壮大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整个世界变为两极世界。
从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到1991年的“8·19事件”苏联解体,这段时间叫雅尔塔体系。
一是:军备竞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