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细目一:基本检查法
一、视诊
·适用范围:①全身的一般状态②局部的体征:如皮肤,黏膜,毛发,五官,头颈,胸部,腹部,脊柱,四肢,肌肉,骨骼关节等的外形。
二、触诊
三、叩诊
生理情况
病理状态
清音
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浊音
肺的边缘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部分
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
鼓音
胃泡区及腹部
肺空洞、气胸或气腹
过清音
肺气肿
实音
心脏、肝脏
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四、听诊
五、嗅诊
:恶臭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略带酸味:胃内容物·浓烈的酸味:幽门梗阻或狭窄·烂苹果味:胃坏疽
:
·刺激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尿毒症
·腥臭味:肝昏迷
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
一、体温:
: ℃~℃。
: ℃~℃。
: 36℃~37℃。
二、脉搏
·正常值:成人60~100次/分钟
·脉率增快—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等。
·脉率减慢—颅内高压、伤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或服用强心苷、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时。
·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短绌,见于房颤、频发早搏等。
·房颤和早搏时,脉律不整齐。
·房颤时,脉搏节律完全无规律,同时有脉搏强弱不一和脉搏短绌,称为脉搏绝对不齐。
三、血压
: 绝大多数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少见(约<5%),见于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亢,颅内高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血压低于90/60mmHg,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脉压增大: 脉压>40mmHg,见于主闭,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亢,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
·脉压减小: 脉压<30mmHg,见于主狭,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四、面容与表情
关键词
见于
急性病容
面色潮红
肺炎、疟疾、流脑
慢性病容
面色晦暗
肝硬化、肺结核、恶性肿瘤
甲亢面容
眼球突出,目光闪烁
甲亢
黏液性水肿面容
睑厚面宽,颜面浮肿
甲减
二尖瓣面容
双颊紫红
风心病二狭
伤寒面容
表情淡漠,无欲状态
伤寒
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面肌痉挛
破伤风
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伴痤疮
库欣综合征
肢端肥大症面容
头颅增大,耳鼻增大,脸面变长
肢端肥大症
五、体位
,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
,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仰卧位
急性腹膜炎
俯卧位
脊柱疾病
侧卧位
一侧胸膜炎及大量胸腔积液
坐位(端坐呼吸)
心肺功能不全
辗转体位
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
角弓反张位
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
六、步态
痉挛性偏瘫步态(划圈样)
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剪刀步态
双侧锥体束损害及脑性瘫痪
小脑性步态(醉汉样)
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脑卒中及某些遗传性小脑疾病
慌张步态
震颤麻痹
蹒跚步态(鸭步)
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
细目三:皮肤检查
一、皮肤弹性: :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 :发热。
二、皮肤颜色
红
①发热性疾病
②阿托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③皮肤持久性发红—库欣综合征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
贫血、寒冷、休克、虚脱
只有肢端苍白者—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黄
黄疸——肝细胞性、胆道阻塞性或溶血性
绀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缺氧性疾病(先心病)
色素沉着
1)全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变、肝癌晚期
2)皮肤—砷剂、抗癌药
3)妊娠斑老年斑
色素脱失
白癜风、黏膜白斑、白化症
三、湿度与出汗: 盗汗—肺结核·冷汗—休克与虚脱
四、皮疹
表现
见于
斑疹
局部皮肤发红,不高出皮肤
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丘疹
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
药物疹、湿疹、猩红热+麻疹
斑丘疹
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
药物疹、湿疹、猩红热+风疹
玫瑰疹
鲜红色的圆形斑疹,压之退色,松开时复现
伤寒或副伤寒
荨麻疹
(风团块)
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
过敏
五、皮下出血
<2mm
3~5mm
>5mm
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
瘀点
紫癜
瘀斑
血肿
六
检体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