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纠纷
家居装修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存在许多的不规范、不成熟之处,在装修过程中,出现纠纷是很常见的事情。其中大多数纠纷,经过合同双方的共同努力,矛盾都能解决;但也有一些纠纷由于观念、方法等问题,合同双方不能和平解决,最终导致法律诉讼;甚至发展成为刑事案件。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1、装修中哪些环节容易产生纠纷
装修纠纷一般都是在装修家庭与装修施工单位之间、装修家庭与周围居民之间及装修违反了有关装修合同、规定而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没有完全履行装修合同。主要表现为:装修单位没有按合同约定的做法去装修,使用非合同规定的装饰材料,施工中无故停工,未在约定时间内完工等。
[案例]刘先生新家搞装修,谈好了一家装修公司,并与装修公司签订了《市家庭居室装饰工程施工合同》文本。但在施工时工人个个懒懒散散,有时还无故停工,在刘先生多次催促下才勉强完工。但还是未在约定时间内完工。刘先生想,反正自己并不急着一天两天搬进去住,于是便也就算了。可在他检查装修质量时却发现顶棚材料还有卫浴用材并非合同规定的装饰材料。立即找装修公司理论,装修公司却总是搪塞其词,以致后来发生争吵。刘先生想,施工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完工不说,你(装修公司)还在材料上搞鬼,一气之下告上法院。经调查,情况属实,且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各种装饰用材及完工时间。法院判装修公司败诉,并赔偿一切损失。
2) 粗制滥造,施工质量低劣。有的装修公司施工人员干活不上心,工艺不规范。表面上说得过去但经不起验收或时间的检验,出了问题还蛮有道理。尤其是“街头游击队”,质量更没有保证。
[案例] 周某新居装修,为了省钱,于是便请了一家街头装修队负责家居装饰,包工包料。装修完后,周某高高兴兴地看新装修完的家。却发现家装质量与当时约定的标准相差甚远。由于街头装修队伍施工人员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人员素质差,不懂技术质量标准,简化工序,不按标准操作,做工粗糙,如墙体发生裂缝、石膏线折断、铝合金门窗划痕深、地板铺贴不均匀、制作的家具等因胶合板选择不当而开裂等。且装修队为了在并不高的承包费中获取多一点的利润,还在材料上下手脚,购买的都是劣质“三无”(无生产合格证、无厂名、无厂址)建材,极易出现问题。如水暖管件、软水管等材料,都是劣质货。还没搬进去住,
一场大雨,发生漏水,造成一个居室大面积泡水,使木地板、电器设备、家具等不同程度地被水浸泡,损失近万元,并殃及邻家。
3) 增减项纠纷。家居装修工程出现增减项的情况很多,比如在施工当中进行增项,对增项报价业主未予认同,以致在结算时产生纠纷。
[案例]装饰公司在广告中宣称可为业主先垫款装修,一业主遂与他们签了合同,业主问他们工程预算,说要3万元。可是做完后又巧立项目,将工程款加至6万元,业主无法承受,装饰公司便将已装修好的房屋强行占用,作为办公用房,并说这是合同中已写明的,业主已签了字。这种行为显然是一种欺诈行为,其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尽管它将“如不交纳垫付款,就将房屋做抵押”写进了合同,也是不合法的,这类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业主有权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当然双方尽可能地通过协商来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业主可以通过法院来判定变更或撤销合同。
4) 维修服务不完善或不履行质量承诺。装修后应该按合同规定及时维修,但有些公司却左右推托,保修期内不保修。
[案例]谢某在装修完入住三个月后,发生卫生间墙壁抹面大面积脱落的情况。因为合同中明文约定保修期内如出现装修质量问题,装修公司应负责免费维修。于是找装修公司提出意见,要求修复。可装修公司总是左右推托,或者当面说得好好的,说什么时候过去修复,事后却一直未兑现,就这样一直拖下去。当有一天,谢某再找上门时,装修公司翻脸不认人,说什么已经过了合同约定保修期,不再保修。双方当面发生争吵,以致闹上法庭。法院经调查后责令装修公司违约,装修公司见风
头不对才同意协商解决。
5) 噪声扰民。施工中难免会发出噪声,但户主事先要与装修公司约好开工、完工时间,不要违反环保的有关规定。有些装修公司为赶工期,深夜加工加点,影响邻居休息,极易引发纠纷。
[案例]吴某急着要搬进新居,于是找了一家装修公司,装修公司断言,说多长时间内可以搞掂,但要价得高一些。吴某急着搬进新居,便一口应允了下来。装修公司为赶工期,深夜加工加点,施工中的电锯、电刨的噪声直接影响了邻居休息,违反了小区环保的有关规定。
6) 装修材料或废弃物乱堆乱放。
[案例]王某家搞装修,邻居却跟着他受罪。装修队把装修材料大大裂裂放在公共过道上,直接影响了整幢楼居民的日常出入。更可恶是装修完工后,装修时没用的废弃材料杂物随处乱扔乱放,也不清理。影响小区容貌,还直接给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便。王某曾在装修完工后要求装修公司负责清理,可装修公司
装修实用手册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