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是指自殷商到清朝末年这段历史区间内所发生的园林营造活动及其代表作品。其中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达到了极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留园冠云峰
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一)筑山
(二)理水
(三)建筑
(四)花木
(五)匾额楹联
(一)筑山
石头是天地之骨,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景素材,造园必须有石有山。“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叠石堆山的审美标准:
中国人把园林里人工营造的山叫“假山”,这种“假”是艺术的“真”,因为叠石堆山时要模拟大自然真山真水的特征,进行艺术地提炼、概括,使之典型化。
湖石假山逼真地模拟了自然山水,将峡谷、岩洞、曲磴、飞梁、危峰、峭壁等巧妙组合在一起。山势的起伏、岩石的脉理浑如天成。山峰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细部还叠有无数的窝洞皱纹,非常自然。体现了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
设计者:
清代叠石专家戈裕良
假山面积虽然不到半亩,却开辟了长达60余米的山径,盘旋起伏,山重水复,移步换景,变化无穷。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评价它:“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
水的审美功能
水以其形态、动态、声音和光影为园林增添魅力。
(二)理水
潺潺流水:活泼、清新
一汪池水:宁静、柔和
飞溅的水:潇洒、不拘一格
隐匿的水:神秘、幽静
拙政园
面积较小,集中理水,一勺如江湖万里
理水的方法
面积较大,分散理水,迂回曲折、扑朔迷离
苏州拙政园
扬州瘦西湖
水与山的美学关系:
明代人邹迪光:“园林之胜,惟是山与水二物。”
水和山组合产生动与静、柔与刚、虚与实相互交织的美感。山得水而媚,水得山而活。
留园
建筑的主要类型
(三)建筑——园林的眼睛
风景游赏建筑:厅、堂、楼、阁、舫、榭、亭、轩等。特点:既具有实用功能,如厅堂可以待客,楼阁可以宴饮、藏书、礼佛,亭榭可以休息,又可以独立成景,供人们观赏。
拙政园远香堂
避暑山庄烟雨楼
拙政园芙蓉榭
沧浪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