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第1页/共98页
第五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山
第二节——水
第三节——植物
第四节——建筑
第五节——书画墨迹
第2页/共98页
前言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第3页/共98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第4页/共98页
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环境,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画境就是艺术美——空间构成。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生活美——人文内涵。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有山、水、植物、建筑、匾额楹联 。
第5页/共98页
第一节——山
一、概述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第6页/共98页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第7页/共98页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第8页/共98页
二、园林中的山可分三类:
1、土山;
2、石山;
3、孤立的石峰。
第9页/共98页
1、土山
出现最早,或自然,或人工堆成,成曲阜丘陵,山道平缓,宜于绿化,形成自然山林外貌。但经风雨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第10页/共98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