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J 防刺衣防刺性能测试标准
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旨在保护人体的躯干部分免于砍劈和刺伤威胁的防刺衣的防刺性能建立最低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是建立在由许多组织完成的技术工作基础之上的:这些工作在警察科学发展分会(PSDB)来完成的;在美国则是由国家技术和标准学会(NIST)及其下属单位完成的。
本标准的范围仅局限于防刺范畴,并不涉及防弹性能。本标准也并不给出防砍劈威胁的测试问题,然而,测试结果显示刺伤的威胁更加难以对付,防刺衣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刺伤的威胁,它就能够满意地满足防砍劈威胁的要求。
很多因素影响刀具带来的威胁,威胁程度取决于其锋利程度、尖锐程度、样式、手柄和刀刃的设计、刺入角、行刺者的身体条件和行刺技巧。由于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条件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抵御标准测试刀刃的防刺衣在同样的条件下就有可能不能抵御样式不同的其它刀刃,或者如果袭击时其它的条件发生变化,也不能抵御在标准测试时使用的同样的刀刃的袭击。本标准所涉及的刀刺威胁,是使用边缘锋利的器具和/或尖锐的器具(其尖端或顶端位于紧握武器的拳头的中心线附近)时人手所传递来的撞击。那些不是以这种方式挥舞的武器,例如斧头、短柄斧、扁斧以及类似的武器,其威胁人体的边缘并非位于手持武器的拳头运动的中心线附近时,这种情况不属于本标准所涉及的范围。虽然对于这类威胁,防刺衣能够提供某种最低限度的防护,但是这类武器的撞击速度、能量、以及接触角等特点都大不相同,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比本标准所考虑的情况更加严重一些。
NIJ 防刺衣的分类
根据受威胁环境的不同,本标准所涉及的防刺衣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防护种类。在每一个威胁防护种类中,防刺衣又可以进一步分成三个防护等级,防护等级表示期望防刺衣所能够令人满意地抵御刺入的能量。
对于那些能够在防刺层(Armor Panel)的不同部位上提供两种或多种等级防护的防刺衣的分类,应当是按照防刺层上任何部位所能够提供的最低等级的防护来进行。1级防刺衣是防刺能力最低的防刺衣,使用于人体的大面积穿着,通常都是隐蔽起来的。2级防刺衣是一种通用岗位工作服,使用于人体的大面积穿着。它可以是隐蔽起来的,也可以是暴露在外面的。3级防刺衣是一种可以提供高等级防护的防刺衣,使用于威胁等级高的环境,通常是暴露在外面的。
防刺衣系统应该能够保护人体免于刀具、有锋利边缘的武器以及有尖端的武器的刺穿和伤害,同时又能够保证穿着防刺衣的人的行动不至于受到严重的妨碍。在受到防护的部位,应该能够覆盖人体的重要器官,特别是心脏、肝脏、脊柱、肾脏和脾脏。穿着者的防护要求是由他们所可能遇到的特定危险来决定的。相关部门应当认真考虑穿着者关于舒适性、隐蔽性、穿着防刺衣的时间、预期的威胁等级,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最佳形式和防刺衣款式来满足穿着者的需求。
防护类别
本标准定义了两类防护类别,一种是用来对付可能“在街上”遇到的威胁,即那些来自于高质量的,其刀刃经过商业机械加工的刀具的威胁。这一类被称作“有刀刃工具”类。
另一防护类别是为了对付在犯罪改造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威胁而设立的。这类威胁通常来自于低质量刀具的刀刃以及尖顶类武器,这类武器通常是用其它材料临时做成的,这类防护类别被称为“钉状物”类。
防护等级
本标准所提出的3种防护等级来自1997~1999年PSDB的一项研究项目,该项目使用几种不同的刺穿技术对男性群体所能施与的穿刺能量的频率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低的能量等级(1级防护水平)对应于第85百分点,下一个能量等级(2级防护水平)对应于第90百分点,最高的能量等级(3级防护水平)对应于第96百分点。
对于任何一定的防护等级,测试步骤都要求刀刃或钉状物在两个不同的能量水平上撞击防刺衣防刺衣测试样品。第一能量水平,称为“E1”,对应于上面描述的百分点。在这种条件下,允许刀刃或钉子穿透值为7mm()。穿透极限是通过研究而决定出来的,当穿透深度只有7mm()时,极不可能发生内脏器官的损伤。然而,测试步骤要求在高穿刺能量水平试验条件下,即在刀刃或钉子的动能增加5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在这一更高的能量水平条件下,称为“E2”,允许的最大刀刃或钉子穿透深度为20mm()。进行这种高穿刺能量水平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防刺衣的设计过程中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表中描述的是抗刺穿防刺衣的3种防护等级。
等级1
这种防刺衣可以用来防护撞击能量为24J(-lbf)低能量的威胁。这一等级的高能量水平条件为36J( ft-lbf)。
等级2
这种防刺衣可以用来防护撞击能量为33J(-lbf)低能量的威胁。这一等级的高能量水平条件为50J( ft-lbf)。
nij 0115.00 防刺衣防刺性能测试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