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哌替啶剖宫产术镇痛
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因疼痛而影响其母乳喂养及早期活动。为了减轻术后疼痛,2001年2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4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镇痛,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80例,年龄25~35岁。为初产妇,孕 37~42周,肝肾功能正常,无产科并发症,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用药相同,术后疼痛达到WHO疼痛分级3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孕龄、麻醉用药、疼痛分级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有可比性。
:两组行常规剖宫产术后处理,当术后疼痛达3级时,一次性给药。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 口服;对照组采用哌替啶(青海制药厂)50 mg 肌内注射。分别于用药后1、12、24 h观察产妇疼痛缓解情况。
: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0级为完全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尚可忍受;3级为重度疼痛,不能忍受。效果评价分为显效(疼痛从3级降至1级或0级,产妇能自由翻身,哺乳、睡眠无影响)、有效(疼痛从3级降至2级,产妇在护理人员帮助下翻身,哺乳、睡眠受影响)和无效(疼痛仍为3级,产妇惧怕翻身、哺乳,不能入睡)。对所有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表1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比较(略)
表1示,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镇痛效果比较,χ2=、、,P<、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因切口疼痛及宫缩痛而惧怕活动,影响了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是一种新型非甾体镇痛抗炎药,主要通过对环氧乙酶和脂氧化酶的双重抑制作用以及调控细胞内花生四烯酸含量,从代谢途径上减少前列腺素等炎症和疼痛介质的释放,发挥强烈的镇痛、抗炎、抗风湿、解热作用。其镇痛作用强烈而持久,而且无阿片类镇痛药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其活性成分可完全被吸收,用药后20~
双氯芬酸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