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工作汇报展板
广东省东山(闽粤界)至潮州古巷公路项目概况广东省东山(闽粤界)至潮州古巷公路是广东省规划高速公路网的第四横干线起始段,现已纳入最新《国家公路网规划(20**-2030年)》沈海高速并行线宁波至东莞国家高速(编号G15W3)。路线起于饶平县东山镇粤闽省界,与已建成的宁莞高速漳州至诏安段(原名福建省沈海高速复线)顺接,经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浮山镇、浮滨镇、樟溪镇,湘桥区磷溪镇、意溪镇,潮安区(县)文祠镇、归湖镇、古巷镇,与在建的宁莞高速潮州至惠州段(简称“潮惠高速”)相接。本项目路线全长约64.561km,设特大桥4座、大桥30座、中桥8座、小桥8座,隧道3座,设东山互通、浮山互通、意溪互通、文祠互通、归湖互通、古巷互通等6处互通立交,另预留宫边枢纽立交(与大潮高速相接)、设樟溪服务区1处、古巷停车区1处、管理中心1处,主线收费站1处。本项目桥梁比例为24.64%,隧道比例为3.44%,总桥隧比为28.08%。先行工程概况第一合同段位于本项目起点位置,与已建成的福建省宁莞高速相接,地形起伏较大,为本项目先行施工合同段,主线长5.48km,设水美大桥、新屋大桥、灯芯高架桥、河西高架桥、上坑尾大桥等5座大桥,共长1585.8m,中桥130.0m/2座;设新屋隧道779m(折合双洞长);本合同段挖方(不含隧道开挖数量)86.14万m3,弃方(不含临时堆放松土及高液限土)16.46万m3。广东省东山(闽粤界)至潮州古巷公路项目特点
【工程特点】一是桥隧比高,全线有桥梁50座,隧道3座,互通立交6座,桥隧比达28.08%;二是填挖边坡高,全线最高填方高达3
0m,最大挖方边坡高达60m;三是环保要求高,沿线经韩江鼋、花鳗鲡等自然保护区、二级饮用水资源保护区以及浓郁的地域人文景观带,环境敏感区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
【地质特点】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粤东丘陵、低山、盆地与平原相间地貌,地势总体为北东高,南西低;沿线地貌以构造剥蚀丘陵、低山为主,次为河流冲洪积平原地貌及盆地貌区。不良地质主要有崩塌、滑坡、危岩体、断裂破碎带及水土流失。特殊性岩土主要有高液限土及软土、孤石、潜在的花岗岩放射性、可能存在的膨胀性土等。总体而言,沿线地质构造较
纪委工作汇报展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