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励的动态性.doc关于激励的动态性
本文讲述了关于激励的动态性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下吧。
[摘要] 从企业角度看,其内外部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人力资源个体情况看,不仅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个体本身在不同的时期其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差异性与变化性决定了激励的动态性。没有良好的动态性激励机制,不仅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的探讨,阐述了激励的动态性,并提出了建构动态性激励体系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激励;动态性;主体意识
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的运动观要求人们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去观察、思考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总是处于不断变革和发展之中,企业的运动形式要求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与之匹配。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加速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日益增强,企业之间的差距每天都在变化。竞争规则改写,由大鱼吃小鱼变成快鱼吃慢鱼。一方面,竞争规则变化给一些企业带来飞速发展的机会。企业快速发展依靠的是人才。于是,企业间出现人才争夺战,甚至出现抢人才的状况。另一方面,企业快速变化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迅速变化。环境的动态性越强,人才就越不满足于原有企业提供的静态激励,就越倾向于通过流动来获得动态激励。在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保持该机制的充分动态性、灵活性。单一、绝对的静态指标是不宜用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因为单纯规定一些绝对指标并没有意义,也有悖于管理者的初衷。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激励机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在满足经营者利益的同时实现价值最大化。
一、构建动态性激励的理据
构建动态性激励的理据是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是在人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生发展心理学(Life span develop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新观点。人生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中有增长也有衰退,有些新特点新形式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并得到增强的。人生发展心理学把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企图揭示人生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某一阶段中发生的事件对以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研究某一阶段,从人生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就会对这个阶段有一个新的认识,就能对这个阶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正是在这种关于人生心理发展新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可分为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并且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互相影响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梅尔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的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和梅尔把人生发展分为八大阶段,每一阶段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是密切关联的。下表显示了这八个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危机和相应的结果。
埃里克森和梅尔认为,在某一阶段这些危机如何解决的方式,对人在以后各个阶段处理危机的能力有交迭作用。他们还认为,这些阶段是相互重叠的,因此年龄上的区分只是近似的。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以其高度的适用性,对我们的工作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在企业激励中的运用
按照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观点,生命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连续
关于激励的动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