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我们不断的规范护理服务和各项护理操作,尽可能减少各种仪器的报警噪声,保持相对安静的治疗休息环境。夜晚尽量把灯光调低。医护人员要低声交谈,尽量避免在晚上进行发出噪音的工作。白天只要患者没有不适,就让房间保持足够的亮度,以使患者身体接受光的信号,进入正常的睡——醒周期。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习惯,为意识清醒的患者准备日报、书刊、杂志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不能讲话的患者用画板写字、打手式等满足患者需要。每天保证与清醒患者有15-45分钟的间断交流,允许患者使用耳机听收音机,摆放自己熟悉的物品或家人的照片。
丰富服务内涵实施感动服务,完善的人性化服务将是我们ICU医护人员永远的追求目标!
感动服务是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服务,是创造超过消费者期望值的创新服务
。在实施感动服务中,ICU通过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法达成共识,提出服务纲领,定期举办交流会。设立“我有金点子,人性化服务新举措建议奖”,鼓励创新服务意识,不断开发服务新领域,提升了服务品质。
⑴生活用语手势化服务ICU病人因机械通气,不能言语。因此,如何与病人畅通交流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针对此情况,我们提出“生活用语手势化”服务,将手语引入临床护理中,教会清醒病人一些简单的手势,如举小手指表示小便,举大拇指表示大便,举食指表示要吸氧,握空心拳表示口渴需喝水,握实心拳表示疼痛,拍床表示需翻身。此举方便了病人与护士的沟通。我们还为儿童病人制作了精美易懂的日常需求卡通图片,为有书写能力的患儿提供写字板,能随时准确理解每一位病人的需求。
⑵开展读报活动为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促进病人康复,科内成立读报小组,根据病人文化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为清醒病人开展讲故事、读报活动,此举得到病人、社会广泛好评。
⑶开展术前访视“20问”活动对外科术后需入住ICU治疗的病人开展术前访视“20问”活动。“20问”内容涵盖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状况、特殊生活方式等。要求床边护士在病人手术前一天到病房看望病人,了解病人需求,详细介绍ICU的环境、探视制度和服务承诺,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告知病人术后最常用的生活手语,讲解疼痛数字评估的方法等。通过访视,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情绪,促使其配合治疗,术后呼吸机撤离平稳,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质量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在医疗护理服务中,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取决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为此,我们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首要目标。引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利用因果图、帕累托图等分析工具,对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制订标准化、制度化护理规范和流程,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等措施,降低了难免压疮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达98%以上,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
★改善病区设施营造温馨环境
ICU以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为契机,为病人、家属提供方便和自然舒适的诊疗环境。由于ICU病房采取封闭式管理,为了能让家属及时了解病人病情状况,也让病人能享受亲情的关爱和支持,我们在充分做好预防院内感染的基础上,开放了外走道,让病人家属自由
12年ICU护士培训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