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讨论稿)
第一部分: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实现“一流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向上的文化、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进程。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区情,把握教育发展的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坚持“均衡优质、促进公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区委、区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在我区作为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更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作为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的目标,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本区东部边远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内校际间的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东西湖区是台商投资区,借鉴台湾教育的长处,大力加强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形成东西湖区的教育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
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全民学习型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名校,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一流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向上的文化、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更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更加丰富的高中阶
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讨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