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评分标准(A卷)
2008 - 2009学年第一学期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试卷(A卷)
本试卷共 2 页;考试时间 100分钟;任课教师叶芬梅;出卷时间2008年12月
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 2007 年级 1 班
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5题中任选做3题,每题3分,共9分,多做不给分。)
1、答: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1分),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1分)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1分)。
2、答: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1分),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1分),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1分)。
3、答:公共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1分),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1分),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1分)。
4、答:政策方案规划是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1分),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1分)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1分)。
5、答:公共政策法律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1分),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2分),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其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故又称为政策立法。
二、简答题(6题中任选5题做,每题6分,共30分,多做不给分。)
1、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分配功能
以上要点各1分,对其简要陈述的,各加上1分。
2、答:公共政策评价不仅是技术性的科学分析,也是一种政治和社会过程,具有学术上和实务上的双重功能:一是政策评价的信息可以积累解决政策问题的社会科学知识;二是可为决策者提供更充分的政策信息,制定优良的政策方案。(2分)具体而言:
(1)提供政策运行的可靠信息,提升政策质量。(1分)
(2)检查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1分)
(3)作为提出政策建议和分配政策资源的依据。(1分)
(4)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政策信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1分)
3、答:公共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1分)公共决策体制包括:
(1)决断子系统。又叫中枢子系统,是公共决策体制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职能在于决策目标的确定和决策方案的抉择。(1分)
(2)咨询子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团”,是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从事广泛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进行科学决策的辅助性机构,其主要作用是在决策过程中向中枢子系统提供政策信息、科学知识与备择方案。(1分)
(3)信息子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公共决策过程提供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1分)
(4)监控子系统。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公共政策主体的决策权力是否合法,决策内容是否合法以及决策程序是否合法。(1分)
(5)执行子系统。其承担细化决策、补充决策、追踪决策的职责。(1分)
4、答:美国学者科布以政策诉求的主体为标准,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模型。
(1)外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首先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
《公共政策分析》试卷A评分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