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讲义
张金霞
江汉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2010年2月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阐述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使学生掌握旅游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本问题,并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课时及参考书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属考试课。本课程48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4学时。
参考书目:
《旅游学》第二版,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旅游学概论》马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旅游学教程》李冠瑶、刘海鸿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旅游学概论》李肇荣、曹华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构成体系。
重点与一般:重点掌握旅游学科的发展,正确理解“无烟工业”,旅游学的基本概念等;一般掌握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地位与作用、构成等。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2、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3、旅游学科的性质与构成。
4、中外旅游业发展模式有何不同?
一、旅游业的地位
(一)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20世纪末,21世纪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依据:
1、1990国际旅游总收入达29,000亿美元,%。
2、,占世界总数的6。7%。
3、旅游业增值额(相当于净产值或毛利)已达14,490亿美元,%,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
4、1990年,世界旅游业共提供税收2,550亿美元,%。还从从业人员个人收入中提供1,820亿美元的税收。5、1990年,世界旅游业共投资3510亿美元,%。
(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业以其极强的生命力被喻为“朝阳产业”。
二、国际旅游迅猛增长(世界旅游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三、国内旅游风起云涌。1984年全世界国内旅游者人数达40亿人次,按当年全世界总人口44亿计算,几乎每个人均在国内进行了一次旅游活动。
四、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年份
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人均消费(美元)
1950
2530
21
1960
7210
68
1970
15870
179
1980
28500
925
1990
41500
2650
2000
69800
4760
(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旅游发展模式:在目的上以经济利益导向,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为选择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49—1955年)
二、开拓时期(1956—1966年)
三、停滞时期(1967—1977年)
四、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见下页表)
中国大陆旅游业发展情况
年份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 外汇收入(亿美元)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1978 180 —
1980 570 —
1985 1783
1990 2746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旅游学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