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研究生德育困境分析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研究生德育困境分析论文
一、研究生德育困境的调查分析
2006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了关于人生价值观及德育内容、途径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7份,回收试卷938份,其中有效试卷926份。①其中:
问3:对于研究生自我伪装学历、搞学术造假,持反对观点的占86%;
问7:你是否会选择对助学贷款的逃匿欠款?选择“否”的占78%;
问8:你是否会应朋友的要求或利益的驱动当“考试枪手”?选择“否”的占64%,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31%。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欣慰呢?事实上,一边是考试监察和考试纪律越来越严,另一边却是枪手们在“前赴后继”;一边是国家不让经济贫困的学生失学提供银行贷款,另一边却是精神仍未“脱贫”的毕业生失信逃匿、欠款;一边是在招聘单位信誓旦旦、语言感人的求职,另一边却是使聘用单位无可奈何、摇头长叹的违约,以及不少载着虚假光环的简历。这些都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研究生所为。为何出现这样的教育困境呢?当今,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使人们认同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又带来了全新的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诉求。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对唯生产力的经济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化的浪潮有效地消解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它通过网络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即时共享,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这一切不仅冲击着研究生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给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促使我们对过去工作的反思,建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育人无声”的培养机制。
二、当代研究生群体的典型特征
个体间的较大差异性
在所有的学生群体中,研究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是最大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是其最大的特点。除了家庭背景、性别、人格气质等常规差别外,研究生个体间的婚姻状况、前置学历、工作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显著。这些巨大差异的存在,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较难自发形成一个正式的群体。他们往往通过非正式群体去追求归属感。
刺激的单调性
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对于研究生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而心理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处在多元压力下的研究生群体,更需要适当的宣泄途径。据调查,在正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总体上缺乏群体行为和活动;他们所能接触的人和事物也十分有限,生活单调沉闷,只能通过非正式的途径来宣泄这种压抑感。研究生个体通过自身不断调控刺激源去缓和自己的内心状态,比如很多研究生都十分喜欢电脑游戏,靠玩游戏打发时间。这种自我调整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打完一天游戏会很愧疚,但是下次又会这样,如此反复,身心疲惫。
较强的优越感和兼容性
研究生都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广泛的社会接触,信息量大。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就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很多人都已经入了党,因而,在心理上他们比同龄人具有优越感。也因为他们是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激进、观念冲突、矛盾意识激励的社会环境中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他们思想开放、不墨守成规,成为新事物、新思想的采纳者和传播者。因此,研究生群体极

研究生德育困境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