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 六年级语文下册中.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六年级语文下册中,引号的用法是一个重点,还记得两年前教六年级,我们六个班的语文老师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课文中出现引号的用法,并上网查阅,可网上各说各的,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没得出个恰当的答案。今年又教六年级,又遇到了这个问题,我想想有必要把这本书中引号的用法弄清楚。一、引号用法的界定我先是查找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这两本字词典,是小学生必备的比较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在《新华字典》的第页上明显标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主要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从以上四种用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第四种用法实际上是形式上(格式上)的差别,而不是意义上的差别,因此并不作为我们这次探讨的重点。这样引号的用法主要只有三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以此为依据,我又上网仔细查阅有关引号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现时所代表的不同的意思。下面就六年级语文第12册中出现的相关引号来谈谈他们各自的用法。二、引号用法例谈(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例如: ,中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 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例如: “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明天,我们毕业》)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例如: ,都是“瞎子”呀。(《夜晚的实验》)说明:“瞎子”本来的意思是指双目失明的人,在这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2.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 六年级语文下册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