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江超,李思营,马海倩
(新乡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新乡 453011)
0引言
河南某水泥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采用双系列五级预热器和TSD型分解炉,×72m,配用天津仕名公司TC型四通道燃烧器。该生产线所用燃料采用低挥发分无烟煤与烟煤按比例搭配而成的混合煤,其燃烧特性既有烟煤的也有无烟煤的,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生产过程中因此出现了几次事故,如窑皮不平整、红窑、窑内结球、窑尾结圈漏料、熟料质量差等。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做一简介,供同行参考。
1影响窑皮形成的主要因素
生料中铝质与铁质的成份比较多,熟料烧成液相量就多,容易形成窑皮。铝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大,形成窑皮比较困难。铁含量高,液相的粘度就比较小,窑皮容易形成,但形成的窑皮也容易掉落。
烧成带的温度低,物料形成的液相少,不易形成窑皮;相反,窑皮容易脱落。
火焰形状要完整、顺畅,这样形成的窑皮厚薄一致、坚固。燃烧器的位置应尽量向往外拉一点,同时偏料,火焰宜短不宜长。这样高温区较集中,高温点靠前,使窑皮由窑前逐渐往窑内推进。待窑产量增加到正常情况,燃烧器也随之移动到正常生产的位置。
挂窑皮期间,喂料量过大或窑速过快,窑内温度就不容易控制,粘挂的窑皮就不平整、不坚固。
2 几次异常窑皮的处理过程
~14m处窑皮偏厚
2005年8月10日中班,~14m窑皮偏厚,筒体扫描显示此处温度平均值仅为165℃,窑尾密封圈漏料,熟料结粒偏大、黄心料较多、f-CaO偏高。
由于入窑生料的易烧性变差,f-CaO合格率低,有的操作员由于经验不足又不愿减产,为了使f-CaO合格,采取加大窑头用煤量()、窑尾温度偏高控制的方法,导致此处窑皮偏厚、过渡带副窑皮比正常值厚,窑内物料填充率过高(窑速已经达到最快),影响了通风和热交换,物料预烧不好,结果熟料中黄心料更多、f-CaO仍然偏高、此处窑皮更厚、窑尾密封圈漏料更为严重。
①调整配料方案,改善生料的易烧性。②减产运行,降产35t/h。③停掉二档以后筒体冷却风机,使副窑皮脱落。④改变窑头燃烧器在窑内的位置。20:30将窑头燃烧器后退200mm, 8月11日夜班1:30后退200mm。
8月10日20:40窑尾密封圈漏料停止。8月11日3:00左右此处厚窑皮已脱落,筒体扫描显示此处温度平均值升高到216℃。8:20窑头燃烧器向窑内进200mm,增加产量后,窑尾密封圈也不再漏料,熟料结粒细小均齐、质量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窑17m、27m、47m处结圈、33m处窑皮偏厚
2005年12月2日21:35,窑筒体17m、27m、47m处结圈、33m处窑皮偏厚,其中27m处筒体扫描显示温度最低值仅为150℃,窑尾密封圈漏料,熟料质量差。
⑴与煤质有关。
某公司原煤的供应商较多(少时有3家、最多时有7~8家)。为了降低成本,允许各个供应商在满足进厂原煤
预分解窑窑皮几种异常情况的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