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冯竹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21232084,******@.)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是贯穿在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中的精神实质,展现了科学与人文活动内在意义。本文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史入手,着重论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探讨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协调发展
创新点:辨证的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一步研究了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综述: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中的以人为对象、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精神。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由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发展,两种文化的融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使科技学术同人文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它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学的巨大成功,不仅科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科学的基本精神更是全方位地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科学理论的同时也在创造科学精神,总结科学精神。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认为“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来改换,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有着三大要素:首先,普遍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把是否可重复性实验作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科学猜想、伪科学区别的最根本标准。其次,批判的理性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超越现有的理论,而要创新,科学家必须拥有批判的理性。从科学发展史看,正是靠张扬批判的理性,才使近代以来的科学获得革命性的突破。最后,宽容是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科学首先起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由于自然奥秘的无穷性决定了科学探索必然是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由于自然奥秘是多层次的,已知的东西里包含着未知的成分,这决定了科学家必须有宽容的品格。很显然,所谓科学精神,并不是指那些具体的科学原理定律,而是指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中的以人为对象、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它是一种主体、自由、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与维护是通过建构一个精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超越的世界的方式来实现的。它以此来观照、推动、批判现实世界中人的思想与行为,维系并提升人们的生存意义与生存目标。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实质与精髓,它的基本规定就是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则的正义精神,理性与至善精神、仁爱与崇高精神以及自由与解放精神,其最实质的是关爱人生、伦理至善的精神。具体来说,我们要把把西方近代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