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的实验研究
吴炳进黄海彬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高级中学)
摘要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高中生生涯发展的现状,并通过生涯教育辅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把生涯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活动,摸索出以班级辅导为主要形式的生涯教育心理辅导模式,达到促进高中生生涯成熟,提高其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生涯规划能力的目标。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准实验的方法,构建‘三合一’生涯教育的课程操作模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系统的干预与辅导。经过实验干预,实验研究表明, “三合一”生涯教育对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校生涯教育干预模式。本研究为高中生涯辅导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快速变迁与革新进步的信息时代,也是个体职业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涯发展和规划开始在个体一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中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和初步定向阶段,处于个体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能否为他们提供适当而有效的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的机会,不仅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与我国目前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开展生涯教育十分有必要。我校为温州市瓯海区的一所普通高中,相当多的学生一心只关注考试成绩,而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对于“如何处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高中毕业以后如何选择专业和职业”等问题的思考,仍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事实证明,这种“无意识”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而且不利于其今后的身心发展。因此,为学生提供生涯辅导并对此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对于我校的教育及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拟以梧田高级中学为例,研究目前高中生生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实验研究,以期为我国未来高中生生涯发展和高中阶段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我们期望本研究能为促进高中生生涯成熟、形成适合我国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途径尽绵薄之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1. 探讨高中生的生涯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
2. 提出高中实施生涯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3.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教育成效。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确定温州市梧田高中和三溪中学两个相似的中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以梧田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为实验组,三溪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控制组。梧田高中高一年级学生系统接受为期一年的“生涯辅导课程,生涯社团活动和生涯专题活动”相结合的三合一生涯教育体系,三溪中学不接受系统生涯教育内容。
表1-1 研究对象一览表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男
175
160
女
188
192
总数
363
352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1. 问卷调查法
主要以梧田高级中学高一到高三学生共367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台湾学者林幸台编制,我国研究者张英萍所修订的《高中生生涯发展量表》为测量工具,考察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和特点。
2. 实验研究法
本研究以自然教育情景下准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等,对研究中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设计如表:
表1-2 实验研究表
组别实验处理后测
实验组 X1 01
控制组 02
注:上述各代号所代表的意义为
X1:实验处理,实施生涯教育课程
01、02:实验组、控制组后测,接受《高中生生涯发展量表》的后测
自变量:实施“三合一”生涯教育,为期一学年,以生涯辅导课程为主(每周一次,每次一课时),以生涯社团活动和生涯专题活动为辅。
因变量:生涯成熟,实验组控制组成员在《高中生生涯发展量表》上的得分,包括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认识、生涯计划、思考广度五个分量表的得分。
3. 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重视在行动中研究的理念,从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出发,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结合学校教师的力量,在案例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活动,深入研究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内容和途径,并由此反思高中生涯教育对策。
(四)研究程序
1. 问卷调查
研究者于2007年10月在实验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由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协助班主任根据指导语统一施测。问卷回收后,在对全部问卷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
2. 构建高中生生涯教育课程和活动体系
2007年10月-2008年2月,在专家的协助下,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和开发生涯辅导课程、生涯社团活动和专题生涯活动的设计,形成较为完整的方案。
【高等教育】4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的实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