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十五届政府自2003年组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区两高地”建设目标,坚持以“夯基筑巢、积蓄后劲”为主基调,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大力搭建发展平台,培育经济增长点;坚持把“开发西部、改造东部”作为着力点,东西兼顾,协调并进,全力推进西部新城开发建设,不断完善东部城市功能;坚持把“社会和谐、区强民富”作为落脚点,以人为本,凝聚力量,大幅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努力为全区人民谋利益,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稳固和谐发展。
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06年本区生产总值达193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332美元,比2002年增加1510美元;,%,%,;,,%,%,,(同口径),从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五位跃升为全市40个区县第一位;,%,是2002年的2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2002年的46%提升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5元,%,比2002年净增41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96元,%,比2002年净增1656元,总量列全市第二位。十五届政府确定的五年奋斗目标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培育经济增长极,西部新城建设开启新天地
重庆大学城初具规模。紧紧围绕“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建设目标,以“重庆速度”全力推进大学城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完成大学城控制性详规和西部新城城市中心区设计,确定11平方公里拓展区用地,大学城规划建设面积增加到33平方公里。平稳实施征地拆迁,搬迁农民5402户18907人,拆迁企业75家,在曾家镇、陈家桥镇和西永镇建成安置房49万平方米
,妥善解决农转非人员安居问题。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近28公里城市道路,大学城路网体系初步形成,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满足使用需求。校区建设齐头并进,15所高校确定入驻,6所高校实现招生,。房地产开发开始启动,城市建设全面展开。
西永微电园全面启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省级高科技工业园区,并纳入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和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园区规划产业用地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完成投资近10亿元,总长约11公里的“一横五纵”园区骨架道路基本形成,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引进7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台湾茂德、北大方正和华洋亿科厂房建设开工,惠普一期工程、园区研发楼等工程基本完工。
铁路物流园开始建设。西南最大的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落户土主,并成为国家首批开工建设的6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被市政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重庆市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成为重庆市重点打造的三大枢纽物流园区之一。,完成2426亩征地拆迁,建设业主开始进场施工。
三、统筹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确立工业主体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园区集聚效应日渐增强。井口工业园区引进企业45家,,渝安微型车成功下线;重庆大学科技园销售收入达52亿元,成为全市高新技术研发和孵化的重要平台;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建成标准厂房和研发楼10万平方米,以芯片制造和软件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企业改革取得突破。完成51户企业改制,,安置职工41600人,改制面从2002年的30%提高到78%。力帆集团成为全市8个百亿元企业之一。市级都市工业园(楼宇)发展至7个,入驻企业6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5户,比2002年增加55户。,运行质量大幅提高。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现。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开创都市城郊型新农村建设,我区被列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大力发展现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_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