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三
马甸公园和双秀公园的各自特点与比较
姓名:陈盖博
学号:200920311121
班级:209521
马甸公园简介:
马甸公园位于北京北三环马甸桥西北角,东临八达岭高速公路,西至冠城园小区,南接北三环中路,北望北土城西路。规划用地南北长达700米,东西宽80——160米,。马甸公园是北京市政府2003年为民拟办的60件实事之一,也是海淀区政府2003年环境建设年的重点工程,是以企业投资认建形势建设的公园。整个工程是由海淀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由海淀园林工程设计所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该公园于2003年8月开工,于2004年4月28日正式开园,免费对社会开放。
公园周边:绿地周边为公路·高层建筑及居住所围合,中间有一条主要道路将此绿地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原为大片的低矮平房和槐树林,北部地区则为低矮平房区和一处小游园。整体环境显得非常杂乱,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临近八达岭高速路一侧成片的槐树林及小游园内的二十余株白蜡与法桐。
整个公园的规划所体现的是将“运动”融入“自然”之中,着重突出人的参与性。
同时,依据绿地现有性质及地理位置,对公园定位分析如下: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马甸公园性质为城市公共绿地,是小月河槭形成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它的生态意义。公园应以绿为主,以林为主,为周围居民保留一块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保留并结合现有的树木,营造绿色景观及林下活动空间。
公园周围居民众多,这就决定了公园应该以人为本,为周围居民创造足够的公共户外活动空间,成为附近居民运动·休闲·健身的绿地园地——设计中“景观”主线与“运动”主线紧密结合,将“运动”融入“自然”之中,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方便快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休闲活动空间。
总之公园四周高楼耸立,公园内有碧波荡漾的水面,绿荫下有运动设施,老人在林中散步,青年在球场内运动,儿童在场地中嬉戏———这就是马甸公园的理念。
设计内容
围绕“自然与运动和谐共处”这个主题,我们进行了详细规划,结合广场·水体·园路·地形等景观要素,合理的设置了各种运动项目和休闲健身活动设施,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人群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不同活动空间与绿地自然结合,相互渗透,在提供健身场地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环境,真正将“运动”融入“自然”之中。
按照不同的运动·休闲内容,马甸公园共分为八个功能区,即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林荫及跑道,健康步道与林间休息铺装,器械活动区。
中心的动感广场:
作为连接全园南北绿地的大中心广场,其位置决定了景观和功能的重要性。广场既是公园的景观中心,又要满足节假日及活动时人流的集散要求。同时在平日又能成为青少年轮滑的好去处,最后一椭圆内套圆形的平面构图,椭圆意味着有序的流动,而原则是中心的和稳定的。以六块颇具动态的置石和环形喷泉构成的圆形中心是视觉的聚焦点,同时喷泉水池又是园中水系的源头,而弧形的台阶
·坡道既给轮滑爱好者提供了动感和趣味性强的场地,又可以作为中心广场的看台。白天,人们可以在这里观水景·轮滑·放风筝:到了傍晚,陪着华灯,人们又可以在广场中央翩翩起舞。
亲水广场:
亲水区,缘自中心广场,向北延伸,由小桥·曲水·浅溪及跌水雾喷等景观要素组成,营造一处自然·亲切·简介的亲水空间。设计时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处理,如池底镶嵌青蛙·螃蟹等小动物的抽象浮雕,池中设置感应喷水柱等小品。沿着水边,则布置有花池与围树座椅等休憩设施。
欢乐谷:
考虑到空间分割,通过地形设计,设计了一处下沉空间,同时又做为水体的收尾。此处原有5棵白蜡和一株栾树,设计是精心调整平面,全部予以保留,并结合条石形成了良好的绿色景观氛围。溪水层层跌落,汇成一湾浅池。利用自然高差设置的滑梯和攀爬桩顺坡而下,充分体现了与自然的完美的完好结合,活动设施本身也成了景观的一部分。
欢乐谷里是孩子们的天堂,滑梯,爬桩,跷跷板,吊桥。。。。。。秋千荡漾着欢笑,在沙坑里叠出童话中的城堡。
趣味活动区:
趣味活动区中的设施大都采用天然材料,它们源于自然又融入自然,原木做的木桩,平衡木,钢质的爬梯,弹簧桩,卵石铺成的健足场地,一切都那么亲切,那么随意。绿树成荫,相映成趣,人们在趣味中充分体验健身的快乐。
运动运动区:
场地运动包括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等转向场地。这些场地较好的融入了绿色环境中,人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还可以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篮球场地除了提供一个标准场以外,还设置了一些趣味性的投篮架,它们以新颖的外观和亮丽的颜色形成了公园的一组有特色的景观。
林荫道及跑道:
公园的一级园路连接起各个功能区,它发挥交通作用的同时也为喜爱跑步的人群提供了锻炼的最佳场所。再从鱼的树荫下,在起伏的道路中,
马甸公园实习大体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