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与收入的交互作用:
吸收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1)
前面两章,我们分别考察了汇率变化和收入变化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我们知道,汇率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以弹性分析为基础的。如果我们把弹性定义为局部均衡弹性,则我们的分析就是不完善的,因为这种分析忽略了汇率变化对其他变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也就忽略了这些因素变化对国际收支和汇率变化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将弹性解释为总弹性,则会产生无谓的重复,因为总弹性只能在事后决定,从而总弹性也就不能从可操作的意义上解决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例如,如果汇率变化引起进出口发生变化,则这种进出口的变化又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进出口发生变化,如此等等。如果我们假定这一过程是收敛的,我们就可以确定进出口的总变化,从而可以决定进出口的总弹性。但非常清楚的是,“这种表述把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取决于弹性,变成了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取决于经济系统的运行”。正是这种认识,成为亚历山大()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以取代传统的弹性分析法的出发点。
此外,自动收入调节机制假定国民收入变动时,价格不变,这也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国民收入变化时,价格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现实中的国际收支调节,是由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较完整的国际收支调节分析,应该把价格和收入同时变化的作用考虑在内,这也就是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方法的特点。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2)
如果我们用Y表示国民收入(或国民产品),用A表示国内消费和投资总需求(或国内总吸收,Domestic Absorption),用B表示国际收支(假定国际收支等于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收支),则国民收入的基本会计等式为(假定不存在政府部门):
Y=A+B
或B=Y—A
对上式求差分,得:
△B=△Y—△A
上式表明,本币贬值(汇率上升)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要求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本币贬值能减少国内吸收;或者在国内吸收不变的条件下,本币贬值能增加国民收入;或者更好的情况是,本币贬值同时造成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内吸收的减少;或者当本币贬值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国内吸收的增加,而当本币贬值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减少小于国内吸收的减少。
为了给上述会计衡等式一种因果关系的解释,我们必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①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如何影响一国国民收入;②国民收入的变化如何影响国内吸收;③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如何直接影响给定下的国内吸收。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3)
国内吸收被定义为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之和(不考虑政府部门)
令b+h=c, △C0+△I0=-d(因为本币贬值时,国内商品和资产的本币价格上升,因此,本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从直观上来看,应该是减少国内吸收)
△A=c△Y—d
△B=(1—c)△Y+d
由上式可知,在我们要解决的上述3个问题中,问题①所要解决的是,当本币贬值(汇率上升)时,△Y如何取值;问题②所要解决的是,当本币贬值(汇率上升)时,c的大小如何变化,问题③所要解决的是,当本币贬值(汇率上升)时,d的大小如何变化。
表16—1 吸收法下本币贬值的效应
对收入以及通过收入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c)△Y]
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d)
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对国内吸收的三种其他直接效应
马克纳普(F. Machlup)对本币贬值(汇率上升)
的各种效应的总结
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6)
此外,本币贬值(汇率上升)还会对国内吸收产生另外三种直接效应:①当人们预期将来价格会进一步上涨时,他们就会提前购买商品,以避免将来支付更高的价格;②进口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将对国内投资产生负的刺激;③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对人们在一般进口商品上的支出产生负的刺激。
由此可见,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汇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各种影响,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的。
弹性分析法与吸收分析法的争论与综合
本币贬值与Y、A、B之间的关系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最终影响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初始影响(完全由弹性决定)×乘数(由各种边际倾向决定)
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与收入变化的相互作用
简化的劳森和梅茨勒动态综合模型
两个方程:一是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方程,二是表达国际收支均衡的方程
vivo智能手机营销策划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