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缺铁症状表现及其矫治技术
叶振风,朱立武*,贾兵,衡伟,刘莉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6)
“梨树缺铁黄化病”属于生理性病害,铁是叶绿素合成中某些酶或酶辅基的活化剂,树体缺铁叶绿素即不能合成,叶子表现黄化。梨树属于对铁元素比较敏感的植物,我原、黄河故道地区的梨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黄化现象,其危害性较大。轻者导致树势衰弱、生长滞缓、产量降低,有时伴有其它病害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树体残缺,甚至整株死亡。
现就梨树缺铁黄化病的典型症状、发生原因、矫治技术总结如下。
1 梨树缺铁的典型症状
铁在树体内流动性较小,不能被再利用。所以缺铁早期,幼叶表现症状更为明显,此时老叶还可保持绿色。
在安徽黄河故道地区,梨树正常叶片叶色浓绿、光亮;植株缺铁初期,叶片轻度褪绿,此时很难与其它缺素褪绿区分开来;中期表现为叶脉间褪绿、叶脉仍为绿色,两者之间界限分明,这是诊断植株缺铁的典型症状;褪绿发展严重时,叶肉组织常因失去叶绿素而坏死,坏死范围大的叶片会脱落,有时会出现较多枝条全部落叶的情况。落叶后裸露的枝条可保持绿色达几周时间,如铁素供应增加,还会发出新叶,否则枝条就会枯死。枝条枯死一直可发展到整个主枝,甚至造成整个植株死亡。
2 铁素缺乏的原因
一般含有较多金属离子(锰、铜、锌、钾、钙、镁)、pH值高、高重碳酸盐和高磷含量等的土壤,均能够引起铁离子固定,造成铁的有效性下降,影响植株对铁的吸收而引起缺铁,从而导致出现叶片黄化现象。
经常发生缺铁的土壤类型是碱性土壤,尤其是石灰质土壤和滨海盐土;土壤有效锰、锌、铜含量过高,对铁的吸收有拮抗作用。重金属含量高的酸性土壤。土壤排水不良、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存在真菌或线虫为害等,使石灰性土壤中游离碳酸钙溶解产生大量HCO
3—、或根系与微生物呼吸作用加强产生过多CO2引起HCO3—积累,均可造成或加重梨树表现缺铁现象。
磷肥使用过量会诱发缺铁症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磷酸根离子可与铁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铁盐,不利植株根系吸收;再者,梨树吸收了过量的磷酸根离子后,与树体内的铁结合形成难溶性化合物,既阻碍了铁在体内的运输,又影响铁参与正常的生理代谢。
3 铁素缺乏矫治技术
土壤中铁离子的多价性,植株体内的难移动性和失活,吸收、运转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因而进行缺铁黄化的矫治,先全面分析引起缺铁的主要因素,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梨树生产中,通常采用叶面喷施或土施螯合铁、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挖根埋瓶等方法防治缺铁黄化症,但多因效果不明显或成本过高,未能大面积推广。
农业措施增施有机肥和埋压绿肥或生草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pH值,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有效性。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果园应注意及时排水,以减少地表盐含量。盐碱地果园,早春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压碱。
叶面喷施于新稍旺盛生长期连喷2~3次硫酸亚铁200~300倍液加尿素300倍液或黄腐酸二胺铁200~300倍液、柠檬酸亚铁1000倍液、硫酸亚铁400倍液加柠檬酸2000倍液加尿素1000倍液,对黄叶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叶面喷施铁素,铁进入叶片后只留在喷到溶液的点上,并很快被固定而不能移动,对喷布后生长的叶片无作用效果,需多次喷施
梨树缺铁症状表现及其矫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