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
——以江门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汕尾火车站等为例
陈建凯高作刚林涛
【摘要】珠三角迎来铁路大建设大发展时期,铁路功能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新时期重构
区域及城市空间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托。本文重点探讨了新时期铁路枢纽交通设施一体化及枢
纽与城市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并结合江门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和汕尾火车站等设计实
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江门南站;铁路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管理体制
1、引言
大型铁路枢纽不但具有区域功能,也具有城市功能,要处理好区域性与城市性的关系。
而枢纽规划建设涉及面广,专业多,涉及铁路、交通、市政、建筑等很多专业,仅交通接驳
方法就可能涉及轨道、长途汽车、公交、出租、小汽车等,需要整合各方强力统筹,国内深
圳北站等大枢纽的成功均证明了一体化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体制原因,我国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火车站站房及铁路设施,
其为铁路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另一部分为枢纽接驳设施及周边用地,其为地方政府建设管理。
两部分空间密不可分,但由于建设管理的不同主体往往造成枢纽功能组织割裂,如空间布置
松散,接驳换乘距离长、频繁层面转换、枢纽与周边整体开发分割等。
为破解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适应现代铁路枢纽建设的要求,国内很多铁路枢纽通过技
术和管理层面的一体化来解决。实施车站和接驳设施的一体化,提高枢纽本身的运行效率,
营造高效、畅达、人性的车站空间;实施枢纽与城市的一体化,带动城市发展,营造枢纽为
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片区开发核心。
2、交通设施一体化规划设计
一体化设计原则
(1)站场布局主要考虑铁路线路走向及其与城市的关系,可作为规划的前提条件,站
房宜设置在站场中央,可视具体情况有一定范围的摆动。
(2)广场一般结合站房设置,站场两侧均有站房时应该设置两个广场。站前广场与进
站口之间尽量避免有车辆穿行。
(3)尽可能将轨道交通引入枢纽,优先考虑将轨道站设置在客流集散的主广场一侧。
(4)公交站布置在最方便旅客使用的位置,布局不宜过于分散,上、落客区也不宜分
开设置,最宜将其布置在地面站前广场的一侧。
(5)出租车宜将上、落客区分开布置,落客区尽量接近进站口,新建车站常将其设置
在二层平台上,下车后直接进站;上客区尽量接近出站口,常设在地下一层,出站后即可乘
1
车离开。
(6)即停即走的社会车辆落客可与出租车一起组织,停车场宜在地下,即节省空间又
方便接站。
(7)大城市长途车站不宜与火车站布置在一起。一些与铁路接驳为主的长途线路应考
虑布置在枢纽内,可与公交枢纽结合布置,采用公交的运营模式。
(8)旅游大巴、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承担少量集散,可以规划在稍微偏远的地块,但
要做好旅客进出站的步行组织。
设施布局
(1)站场与站房
作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最重要的交通设施,其他交通设施均应当以站场与站房为中心
布置,以方便进出站。因此其位置与形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他交通设施的布局。
目前,大多数站场位于地面,主要因其占地大,要求场地平整,而火车爬坡能力差,从
经济的角度将其设在地面。中小城市站房靠铁路站场一侧设置;大城市站房常在站
珠三角铁路枢纽规划设计“一体化”初探--以江门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汕尾火车站等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