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心得
国学经典教育心得
李骥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年年担任班主任,每天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时常让我意识到这份工作的神圣与沉重。我经常想,无论我将教他多久,都要珍惜他这段生命的历程,让其充实而不白费。所以,我要有一个全程全面的生命意识,努力让每个学生发展,发展,发展具体来说,那就是夯实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基础。因此,当学校安排我参加本次国学学习时,我立即欣喜地接受了这门课程,并积极认真地学经典,接受经典的教导。通过学习,经典教育在我的思想上逐渐达到了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一、诵读,走近经典。
教学中,我以诵读作为突破口,将诵读贯穿于国学课的始终。首先我加强范读,发挥示范的作用,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其次,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采。再次,就是用古典音乐助阵,渲染气氛,让学生把身心投入其中,得到美的享受。我静心听学生朗诵,时常感到像到了音乐殿堂,很美很美。实践证明,儿童熟读成诵形成的记忆力不但不妨碍理解力的发展,反而会成为理解力发展的坚实基础;文化经典优美的旋律和韵律又可增强记忆,透入心灵的深处,达到升华人性的教育目的。二、诵读经典,定心养性。
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有时让学生掩卷默背,背不出来再看书,自己找难点,反复默背,培养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背诵又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学生的方法,集体背,同座位的对背,接龙背,拍着手背,比赛抽背,见缝插针地背一时书声朗朗,情绪高涨。有时老师也参与,学生热情更高。
读经时,我尽量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但不要求理解。据研究,儿童读经,所读唱过的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能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与行为。经典,是我中华民族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我们个人的学识毕竟有限,学生诵读经典如同接受圣人教诲,久而久之,必能定心养性,养成良好的性格,成就一生的幸福。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经典的影响,用行动表现出来,我在班中规定:谁犯了纪律,就要相应地背一段《弟子规》或《孝经》,以示教育。这样不伤人,又能将读经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家长特别拥护。这种做法慢慢成了一种风气,甚至延伸到家庭。学生在家中做得不好,家长也会叫他相应地背一段《弟子规》或《孝经》,以示教育。我回家也这样教育自己4岁大的小孩(她已经会背诵《弟子规》全文)。有趣的是,有时大人犯错,孩子们也会给背上几句,作为劝谏。一大一小相视而笑,错误就这样在愉悦的气氛中一点点改掉。小孩因“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而颇有成就感,大人也因“长江后浪推前浪”而倍感欣慰。《弟子规》、《孝经》等经典,就是两代人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
学与教的结合,孩子们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不但能背下许多经典美文,更重要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的风气越来越好,在学校班风评比活动中经常拿到“流动红旗”。当然,这与家长的配合也是分不开的,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还是比在学校多。实践也证明,凡是家长配合得好的背诵熟练,各方面进步快。事实上,家庭的学习气氛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是很大的。我一直对这些积极支持的家长心存敬意。因为,孩子们他日果真有所成就,老师只是做了指引,而家长,那是他们脚下的巨人啊!
三、诵读经典,快乐学习。
背诵对儿童是一种快乐
国学经典教育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