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治河
“水清岸绿,生态好,我们就像住在公园里,生活很舒心”
政府主导,汇聚全社会力量,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水清岸绿,生态美好,现在我们就像住在公园里,生活很舒心,人都变得格外精神。”77岁的江柏林大爷,身板硬朗,开朗风趣。 3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大爷所在的芜湖县陶辛镇沙墩行政村上水自然村,只见江大爷家的二层小楼门对绿树成阴的马路,东边院墙外一条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河边垂柳依依,鸟儿啁啾,水草青青,倒影如画。
“治理前是一潭死水,到处是杂草、垃圾,动不动就掀起一阵恶臭,水边不能待人。”江大爷告诉记者,“去年清淤整治,引来活水,消灭了臭水沟,沿河建起了风景区。”生活环境美起来了,江大爷就在临河的自家窗前两棵大香樟树下添置了石桌石凳,闲时在这里晒太阳,和路过的乡亲们聊天话家常。
记者一行沿着清澈的水流一路来到村中心一座月牙形的湖边。上水、江埂、宋埂、戴埂4个村民组,180多户人家近千口人依湖而居。“环境好了,生活习惯也跟着改变。每到傍晚,大家绕湖散步,跳舞做操,比孩子们住在城里还安逸。”村民告诉记者。
一路欣赏着湖畔美景,沙墩行政村村长汪光明笑着向记者介绍:“实行河长制,治理水生态,得到全村群众一致赞同,主动参与,工作开展很顺利。”他解释说,“清淤、修路需要占用一些老百姓宅基地,全村如果有一户扯皮的话,环湖路就修不通。”去年初村里开会,商量清淤、护岸、修环湖路,村民们积极支持。
“绿树村边合,水影庄外斜。”芜湖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2条,。该县以河长制为抓手,下大力气,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清淤护岸活水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和居民生活污染治理“六大工程”,空气、水体、土壤等污染逐步得到控制,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成为惠及百姓的最大民生。
“每个河道湖泊都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公布河长工作职责、一线河长姓名、联系方式以及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芜湖县水务局局长汪火树介绍,2015年,芜湖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县,该县按照“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落实县、镇、村三级“河长”管理制度,实行由县级领导担任区域河长,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河长,县直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 2016年,,各镇村还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完成100个重点沟渠湖塘整治。今年将继续推进水生态治理保护“五大工程”,强化改革动态跟踪,完善河湖管护机制,推进河长制向纵深发展。
“以前高密度养殖,一年卖一次;如今生态养殖精品鱼,月月能卖鱼”
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破解水生态保护难题
“以前是出价最高的中标,中标后就拼命投放饵料,高密度养殖,正常一年只能长两斤的鱼可以长到8斤重,顾不上保护水质。”渔业养殖大户后惟国,承包六郎镇政和行政村东港湖700多亩水面搞养殖已经有8年时间,他告诉记者,去年初镇村领导上门做工作,邀请水产专家做技术培训,并且降低承包费。在政府扶持下,他走上了生态化、多样化养殖之路。
据芜湖县花桥镇测算,以前镇管水面发包1000元一亩,现在只有200元300元一亩,收益下降60%。该镇围绕“禁止肥水养殖、倡导自然放养”的目标,废除高价竞
河长治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