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兴乡2012年年鉴
【概况】富兴乡地处长宁县境南部,东起梅硐镇境,西至双河镇境,南与兴文县周家镇相接,北同龙头镇接壤,双梅公路从中穿过。原属梅硐区所辖,是革命老区乡镇。1992年10月全县行政建制调整时将原梅硐区所属合家乡与富兴乡合并,重新组建富兴乡,乡政府所在地为原富兴乡政府所在地观音堂,1999年3月从观音堂迁至小红桥。小红桥又叫小梅桥,距长宁县城以南45公里,宋代时称梅濑、石笋堡,明代时复称梅濑,清设梅桥铺。因“梅”与“霉”同音,世人为求吉利,将“小梅桥”更名为“小红桥”。富兴乡现辖2个社区(青龙社区、合龙社区)、12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为长宁县最高),最低海拔440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雨量1200毫米,年无霜期300天以上,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境内生产楠竹、苦竹、杉树等林产品,蕴藏有丰富的磷矿、石灰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现有耕地面积11610亩(其中水田5805亩),森林面积50000亩(其中楠竹2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
2011年年末,全乡总人口4130户共155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4人,农业人口14968人,少数民族人口(苗族)155人。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8万元。
乡有义务教育学校1所,基点校1所。初中生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9%;小学生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有乡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服务站13个。
【优势资源及利用】富兴乡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磷矿、石灰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白云石储量达到100亿吨,以川南白云石储仓而著称;竹木资源也相当丰富,各种竹器产品远销省内外;双梅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便捷。
【农业与农村经济】富兴乡是全县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区乡镇之一,地势南高北低,山峦重叠。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政策和投资因地制宜地向农牧业方面倾斜,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烤烟、药材、特色养殖等经济项目,并把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助农增收的主渠道。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汽车、。
2011年,认真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截止年底,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78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28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15亩,共计推广新机具16套;新造竹林1500亩,林地流转5000亩;全年实现森林管护面积32632亩,;发展药材1000亩。分项目、分时间、分村、分社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现场培训达3000人次以上。
【新农村建设】2011年,全乡扎实推进竹海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新建泥结石路5公里。合龙村新村聚居点全面启动,全力抓好新农村成片产业建设布局,完成金银花500亩种植、朝天椒800亩种植和烤烟1000亩。实现新村建设示范村人均纯收入9000元。在全乡13个村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低产林改造项目。在全乡大力实施林业养殖、打造生态畜牧产业
富兴乡2011年年鉴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