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校训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一、知识大学生活特点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 学习要求的变化
2 生活环境的变化
3 社会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2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2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3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起点上继往开来
我们面临怎样的新起点?
答: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综合国力日渐增强·人民生活大有改善·社会矛盾得到缓解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与传统的农业、工业经济有很大的差别。
农业经济:耕地,劳动力
工业经济:资源,机器设备
知识经济: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创新性应用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创新的社会
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
面发展为目标。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学习“思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修”的意义
1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修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修道德和法律素养打
下知识基础
3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修”的方法
1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 注重联系实际
4 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时代性超越性多样性预见性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A社会理想是核心,它规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B社会理想寓于个人理想之中,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理想的分类
从性质和层次上分: 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分: 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
思修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