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唱歌
《田野在召唤》
说课稿
芳星园小学韩莹
2009年12月5日
目录
前言 3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3
(一)教学内容分析 3
(二)学生分析 5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说明 5
(四)技术准备 5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5
二、教学目标: 5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6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6
三、教学重点 6
四、教学难点 6
五、教学流程示意 6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7
(一)导入与发声 7
(二)学唱歌曲 7
(三)巩固拓展 9
七、学习评价设计 9
八、课后小结反思 9
前言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中的一首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3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了合唱歌曲,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黄昏》和下册中的《打秋千》、《法国号》、《幸福花儿开心上》、《白鸽》。本册的《田野在召唤》是学生接触的第六首合唱歌曲。这一课处在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二单元,同时这一课也为我们后面学习较难的合唱曲《牧童》等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主旨是: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同一题材的音乐作品。单元收录了--唱:《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听《间奏曲》,《小步舞曲》;看绘画作品《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和读散文片段《我所知道的康桥》。通过对田野这一主题的一系列不同种类艺术作品,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
本单元重点是能用欢快的声音和恰当的力度演唱《田野在召唤》,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这首歌曲在人音版教材中出现在五年级上学期,但与人教版有四处不同:
1、人教版是固定节奏伴唱作为二声部,而人音版主要是以主旋律下方三度旋律作为二声部。
2、在“快快把路上”这一句中,人教版没有附点节奏,而人音版是附点节奏。
3、人教版的第二段结尾没有力度记号;人音版在结尾的几个音上都加了重音记号。
4、人教版开头是高声部弱起先唱;人音版则是低声部正拍伴唱先开始唱。
人教版
人音版
1、
2、
3、
4、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效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
歌曲旋律前半部分紧凑后半部分宽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得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半拍休止的运用,让全曲显得生气勃勃。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附点节奏,具有推动感,同第一乐段平稳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首歌曲中,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力度的变化以及重音的运用将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教材配套音响相较于人音版速度稍慢一些,二声部用的是“梯里通巴”四个字作为歌词;人音版音响则用“啦”字伴唱,更为欢快。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三年多的音乐课加上一年口风琴的学习,到了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初步具有了独立视唱旋律不太复杂的歌曲的能力,但是对于合唱歌曲学生却刚刚接触过简单的五首,还不太具备了与别人合作演唱的能力。我的学生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