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在经历了8年共和党执政后,民主党上台。正如奥巴马的口号“CHANGE WE CAN”,毫无疑问,这将意味着改变。
如今,一年过去了,让我们看看奥巴马都做了些什么样的大事件,这些事件能否勾勒出美国国策变化的新端倪。
2008年,奥巴马突访中东,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向沙特国王鞠躬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在埃及破天荒宣布美国将“重置”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互相学习,求同存异。
奥巴马认为:伊朗有权和平利用核能。
奥巴马宣布:美国无意侵吞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美军在2012年前将全部撤离伊拉克。
奥巴马推荐新能源科学家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长。值得注意的是,朱不但不是石油巨头的代言人,而恰恰相反他一直在节能减排上扮演急先锋的角色。
奥巴马放手让美国工业的象征:三大汽车巨头破产重组,重组出的新公司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美国的旧能源汽车工业必须在2016年前达到油耗不超过百公里7升的行业新标准。每个开过美国车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多大的变化。
奥巴马承诺,他将参加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在会议上承诺美国减排。
把这些线条联系起来,清晰地勾勒出:奥巴马的新政与布什的政策简直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布什甚至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不承认地球变暖与炭燃料排放息息相关。而奥巴马带领美国从一个坏小子变成超级人类道德楷模的突变,尤其是其核心无不围绕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政策,实在令人费解。我们不禁要问,令奥巴马全力以赴的新能源政策,究竟是美国在金融危机声名狼藉后被迫做的一场空洞的秀呢?还是货真价实要安排些什么大动作?
布雷顿会议确定美元霸权
要探究美国国策180度大转弯的真正原因,就有必要站在美国这个实际上的地球之王的角度看一看,他曾面临着什么样的罪与罚、功与赏。
使美国成为地球霸主的因素,除了他们善于抓住上帝赐予的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元的全球铸币权地位和美国军队独步天下的高技术战力。这两点,像左右手,一只富,一只强,支撑着美国走向今天的强盛。这个富强的过程,熟悉两次世界大战的人都不陌生,美国在立功之后,是如何获得了上帝如此丰厚的奖赏。
但是,很少人知道,骄傲的美国“既得利益集团”是通过两次“集中会议”突变般的摆脱了困境,奠定了美国的富裕基础。每一次会议都验证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智谋,使他们史上第一次如此接近上帝,因而,每一次成功后他们都开始得意忘形,并再次陷入困境。
今天这一次美国的新能源新政惊天大逆转,是不是正是第三次陷入困境中的美国既得利益集团尚未人知的第三次秘密会议的结果呢?
让我们从前两次会议说起。
1944年,德意投降,日本苟延残喘,美国虽处于胜利的狂喜中,但战争积累的大量制造业基础存在突然过剩的危机,数百万退伍军队的安置也成为问题。如何将美国多余的生产力与劳动力不通过战争就转化为世界的霸权基础,是摆在1944年美国决策者面前的头等
“危机”大事。
1944年,新罕布什尔州,美国第一个政治州,也是白人殖民者登陆的基地(至今仍是白人最主流的州)。美国既得利益集团邀请44个主要国家,在一片僻静的小树林里开会。整个会议就像是美国人的庆功颁奖会,44个国家面前是来自美国的巨额经济援助菜单。他们只要同意美国人提出的以美元取代英镑的国际铸币权就可以拿走桌上的赏赐。美国人和44国人一样清楚,二战
从石油美元到新能源美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