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曾寅初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提要:本文对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假设条件作了适当的扩展,从技术进步类型选择、需求扩展、资源环境制约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制约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典二元经济发展模型重视通过劳动力转移来说明工业化对二元结构转型影响的合理内核仍然适用,但是模型的假设条件应该扩展。根据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历史阶段,我们至少必须增加考虑市场需求导向、开放经济和资源环境容量等制约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因素对二元结构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工业化道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劳动力转移中国经济
引言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尽管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工业化,但是由于道路不同和模式不同,工业化对二元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也就不同,因而不同道路和模式的工业化具有不同的二元结构转型效果。发展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Fei and Ranis(1964)、Reynolds(1965,1969)、Baer and Herve(1966)等人在分析经济援助的效果时发现,经济援助达不到理想效果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援助不足,而在于援助资金所引进的新的工业技术具有劳动节约型的性质。即使资本积累增加,随着资本集约型、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工业部门的劳动雇用也会减少。70年代以后,随着“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依赖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迅速成长为新兴工业经济体(NIES),对照南美和南亚其它一些采取了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战略的国家,Morawetz(1974)、White(1978)、渡边(1985)等学者分析了不同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和二元结构转型的不同影响。他们所强调的仍然是,不同工业化战略决定了现代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对现代工业部门的雇用吸收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二元结构转型效果。
对于我国的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之间的研究,则大多从批判分析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开始的,一般认为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工业体系,但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滞留农村,排斥在了工业化进程之外,某种意义上强化了二元结构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多,较为系统的分析可以参看林毅夫、蔡坊和李周(1994),而最近的文献可以参照武力(200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战略作了调整,例如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来的农村工业化,90年代后以迅速增长的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为标志的开放型工业化,都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二元结构的转型。实际上,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学者,对于要加速实现我国二元结构的转型都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的看法却并不相同。例如,林毅夫等(1994)就从技术进步类型的选择与劳动雇用吸收的角度,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过不同的看法。
从加快二元结构转型的角度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呢?本章的目的就是以工业化道路与二元经济转型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在保留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扩展,来分析工业化带动二元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探索能够较快促进我国二元结构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与二元结构的转型
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与劳动力转移
按照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在具有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现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拥有剩余劳动力而生产率低下的传统部门占有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出现高生产率且持续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现代部门,在吸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逐步增加其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是以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流动为中心,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二元结构转型的。如果部门间的劳动力流动不能顺利得到实现,那么,高速经济增长也无从实现,二元结构的转型也就不能完成。通过部门之间的劳动力转移过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核心。我们在分析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系时,将继续沿用这个合理内核。
在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叙述中,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增长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似乎只要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就可以很自然地经历这样的经济发展过程。但是,现实的世界是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但是并没有实现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发展。因为,现实中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劳动力不能实现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的顺利转移,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发展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二元经济的发展也就很难到达转折点,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按照二元经济发展模型,部门间的劳动力流动只有在非农部门(现代

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翩仙妙玉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