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历次通货膨胀的研究与思考
小组成员:洪宗宜 2011011827
杨耀凯2011011828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12)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本轮通胀仍未见有缓和迹象,政府明确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类似的严重通胀还发生过四次。那么,每一次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谁又成为历次通胀的买单人呢?
1987-1989年
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1988、1989年,%和18%。
紧缩政策尚未见效,放开基建投资和货币增发。
基建投资导致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为此,中国央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
六成民企破产倒闭
1989年,中央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政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法
1993-1995年
1993年,%,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
价格市场化、提升工资和房产开发热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中国政府开始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12%左右
1988年百元人民币因为找不开花不出去
1988年5月10日,我国首次发行百元人民币。那时,怀化一个边远山村里,一个工程包工头的老婆常常在乡亲面前抱怨:“这个钱一点都不好用,去买东西别人都不要,找不开。”这句话让邻居对她诸多腹诽,据说后来这个包工头回来还为此狠狠教训了老婆。
1988年100元面值人民币刚刚开始正式流通的时候,曾引来不少的抱怨。"面额太大,出去买东西小贩都找不开,很不方便。"22年后的今天,众多网友却开始盘算:现在的100元还能买点啥。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5次通胀可以看出;通胀的买单人除了广大消费者之外,民间资本无疑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历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历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从以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的表现、治理措施等情况来看,其具有的特点为:
●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高速增长往往带来通货膨胀,在1980年以来增长率超过11%的年份里,通货膨胀都很严重。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大。
●历次通胀均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是相伴而来,如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
●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如1988年3月,上海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油等产品。物价急剧上涨,大米的价格几乎是一夜之间,,长涨了6倍。基本生活资料的快速上涨极大地冲击了国人的心理防线,抢购风潮随之而来,所有的商店都在排队。
●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须采用组合政策。通过对历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来看,单一货币政策效果未必良好,需结合其他政策。如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熨平”周期波动,并把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优化结构上,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调控总量上,才能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历次的治理也是在逐渐结合各类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48 M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