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阅读心得
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孙燕
读《小学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这本书,收获真是不少,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小学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特别是书中有一些精典的语句,影响着我:
智慧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创造,更关注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在“求知”的同时做到“求善”。是呀,让学生明白并做到,每天的学习并不枯燥,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一次对于幸福的“体验”。让学生地了解自己,针对性地给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并选定了达成目标的路径,每个人都能够扬自己之长,避自己之短,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明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另外课外学习也是改变以往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进行课外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充分发展。如语文课外学、书法比赛(或以优美句段为内容、或以古诗为内容)、搜集资料、参与学校的环境布置、给亲友送春联、给花草树木写简介等;数学课外学习有数学游戏、测量校园、一周家庭小会计、协助家长购物(发现数学问题)等。
通过阅读小学智慧教学的实践探索,我明白如何改变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也明白今后自己要怎样去改变教育模式,更新教法。
我们常常说,教育需要智慧。何谓智慧如果说教育的智慧之源来自于可教的信念,那么,教师智慧的表现则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学去影响学生。只有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不息的学习热情,教育者的指挥之源才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师才是完美无缺的智慧教学的特点和先进性功能。
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对“善”的追求。教学不仅仅在于追求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教育对象——学生,让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教学真正的生命的所在。恰如诺丁斯指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孩子。我们应该教育所有的孩子不仅懂得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是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健康成长。教学智慧的这一价值观取向,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如何思考、学习“智慧”。更要求有效课堂的智慧教育:
1、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文本研读是备课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深入研读文本,才有可能把握文本的全部资源、全部信息;浅出指在深入的基础上跳出教材,设计出简洁而不简单的教学方案,这是智慧性教学实现有效性的必备条件,也是基础条件。
2、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场。戒除学生的浮躁心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美妙的情境里与知识原型直接会晤,这种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
3、合作中的真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真性的参与活动基础上。只有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了,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4、情境中的多边对话。当教师和学生同处于文本的情境之中时,师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才能实现多边对话。这种对话的过程,是思维舞动体操的
《小学智慧教育的实践探索》阅读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