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在大学教育中的利与弊
计算机络诞生至今不足百年,但它给世界带来的变革是历史上其他发明所不能比拟的。当今世界几乎各行各业都能看见它所留下的深刻痕迹,而拥有千年历史的大学教育,也在其干预下发生了巨大变革。而在这些变革中,有利也有弊。
一计算机络对大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开创了一种最为便捷的信息搜集和传递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老师获取大量的新近的信息和资料。在教育资料积累和更新迅速的今天,传统的纸质课本、教案、板书等教学形式已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必然需要更为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使大量教学文字出现在眼前,并伴有图像甚至动画,不必花时间在书本翻页、交换、搜索等额外活动上,因此计算机络能有效提高效率。而且原始的纸质教学资料在经过电子化后,可以进行有效的复制和传输,这样学生们就再也不用背着厚厚的书包了。
计算机络还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空间上它表现为允许通过远程教学,使不同地点的学生同时学录教学内容而重复学习,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因为计算机络便捷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促使大学形成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演示可以发挥黑板和粉笔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动画演示、现场体验、上机操作等新教学技术有助于学生更灵活地学习知识。而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跨区域即时上课是一种新的课堂形式,这种课堂形式突破了地区限制,使得授课的方式更加灵活和多元化。总体看来,计算机络对大学教育的贡献表现在内容与过程两个方面,前者指海量的教学信息和灵活的信息处理,后者则指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与多通道的教学途径。
从个体化的视角来看,计算机络可以极为有效地替代大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边缘性活动,使他们更能集中精力到学习的核心领域。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络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在络上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展学习,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受到教师和教材的限制。而且络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更大的趣味性。它的信息灵活处理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结构空间建立能力。随着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和知识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个性化、即时性、多样性的知识结构及其建构过程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因此自主学习、建构学习、
合作学习成为大学学习的主导趋向。而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络是大有作为的有力工具。
二计算机络给大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第一,在给大学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络的使用对其使用者相应技能和兴趣有一定的要求,计算机络也对大学管理者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教师的教学负担加重了,以往教师只需考虑教什么,现在还需考虑怎么教原来教师只需要备课改作业就行,现在还要掌握计算机使用方法和络知识。我国教师原本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很重,各种新的教学软件又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新的任务经常让他们无力应对。而且对一些老年教师而言,计算机络对他们来说确实有难度,因为在电子设备的使用方面,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行为习惯都不及年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络的出现动摇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决定权,使他们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教学主动性和教学
计算机网络在大学教育中的利与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