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知识
一、什么是上古音:
音韵学
古音学
“古音”是指先秦两汉(公元二世纪以前)的语音。“古音”就是对“今音”来说的。这是传统的提法。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古音”应该叫做“上古音”。因此,研究先秦两汉的音韵的学问——古音学,也就应该叫做上古音。“古音学”是根据韵书以前的韵文和形声字等材料去考证上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今音学
所谓“今音”主要是指隋唐时代(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的语音。“今音”应该叫做“中古音”,“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研究中古和近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等韵学
“等韵学”,着重分析汉字字音的结构,即声韵调的配合关系,阐述汉语发音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属于普通语音学范围,近似现代语音学,但它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
在等韵学的研究中常采用韵图的形式进行分析说明。
《韵镜》
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
“通假”
处理勿水
克皮鞋
万头两毛
六豆粥
,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秋水)
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非叠韵
匍匐——叠韵联绵字其实:匍,鱼部;匐,职部。——非叠韵
(并母/并母)→双声
,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词义:
词
意义(内容) 形式(声音)
字(书写符号——形式的形式) 抛开语音,很难深入系统地掌握词的意义
俟[zi] 待[dε] 等[tεng]
微、非
逑、仇
靡、无
直、特、但
,有助于深切地认识古代诗歌、韵文的艺术成就。
三、预备知识
①发音部位: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j q x
舌根音 g k n ng h
②发音方法:
A 塞音 d t g k b p
擦音 f s r x h
塞擦音 z c
鼻音 m n ng
边音 l
B 带音 r m n ng l
不带音 b p f d t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古gu 代dai 汉han 语yu[y]
零声母:阿a 哀ai 欧ou 牙ya 音yin 挖wa 翁weng
清、浊
声母韵母
头腹尾
关 g u an
于 yu
古 g u
音 yi n
、韵母、韵部
注意,在介绍韵母的时候,我们用了“韵部”这个概念。“韵部”和“韵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呢——
1个韵→ān iān uān üān
1个韵→án ián uán üán
1个韵→ǎn iǎn uǎn üǎn
1个韵→àn iàn uàn üàn
↑ ↑ ↑ ↑
韵母韵母韵母韵母
韵不计介音;
韵母不计声调;
韵部不计介音、不计声调。
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
“通假”
处理勿水
克皮鞋
万头两毛
六豆粥
,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秋水)
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非叠韵
匍匐——叠韵联绵字其实:匍,鱼部;匐,职部。——非叠韵
(并母/并母)→双声
,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词义:
词
意义(内容) 形式(声音)
字(书写符号——形式的形式) 抛开语音,很难深入系统地掌握词的意义
俟[zi] 待[dε] 等[tεng]
微、非
逑、仇
靡、无
直、特、但
,有助于深切地认识古代诗歌、韵文的艺术成就。
四、上古的韵部
研究的材料
先秦时期没有韵书,更不可能有其他经过整理的语音材料,那么首先方便利用的就是当时的韵文。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韵文就是《诗经》了。
谐声是“六书”中的一种。谐声字又叫做形声字。这种字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表示意义范畴,另一部分表示声音:
古今音韵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