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知识一、什么是上古音: 音韵学古音学“古音”是指先秦两汉(公元二世纪以前)的语音。“古音”就是对“今音”来说的。这是传统的提法。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古音”应该叫做“上古音”。因此,研究先秦两汉的音韵的学问——古音学, 也就应该叫做上古音。“古音学”是根据韵书以前的韵文和形声字等材料去考证上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今音学所谓“今音”主要是指隋唐时代(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的语音。“今音”应该叫做“中古音”,“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韵书中的反切,研究中古和近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等韵学“等韵学”,着重分析汉字字音的结构,即声韵调的配合关系,阐述汉语发音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属于普通语音学范围,近似现代语音学,但它是用传统方法进行研究的。在等韵学的研究中常采用韵图的形式进行分析说明。《韵镜》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 1. 不懂古音就不懂“通假” 2. 不懂古音,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 秋水) 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非叠韵匍匐——叠韵联绵字其实:匍,鱼部;匐,职部。——非叠韵(并母/并母) →双声 3. 学习古音有利于深入认识一些词汇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词义: 词意义(内容) 形式(声音) 字(书写符号——形式的形式) 抛开语音,很难深入系统地掌握词的意义俟[zi] 待[d ε]等[tε ng] 微、非逑、仇靡、无直、特、但 3. 掌握上古音,有助于深切地认识古代诗歌、韵文的艺术成就。三、预备知识 ①发音部位: 双唇音 bp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cs 舌尖中音 dtnl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jqx 舌根音 gkn ng h ②发音方法: A塞音 dtgkbp 擦音 fsrxh 塞擦音 zc 鼻音 mnng 边音 l B带音 rmnng l 不带音 bpfdtgkhjqx zcs zh ch sh gu 代 dai 汉 han 语 yu[y] 零声母:阿a 哀 ai欧 ou 牙 ya音 yin 挖 wa 翁 weng 清、浊 an 于 yu 古gu 音 yin 5. 韵、韵母、韵部注意,在介绍韵母的时候,我们用了“韵部”这个概念。“韵部”和“韵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呢—— 1个韵→āniānuānüān 1个韵→ániánuán üá n 1个韵→ǎniǎnuǎn üǎ n 1个韵→àniànuàn üà n ↑↑↑↑韵母韵母韵母韵母韵不计介音; 韵母不计声调; 韵部不计介音、不计声调。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 1. 不懂古音就不懂“通假” 2. 不懂古音,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秋水) 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非叠韵匍匐——叠韵联绵字其实:匍,鱼部;匐,职部。——非叠韵(并母/并母) →双声 3. 学习古音有利于深入认识一些词汇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词汇、词义: 词意义(内容) 形式(声音) 字(书写符号——形式的形式) 抛开语音,很难深入系统地掌握词的意义俟[zi] 待[dε]等[tε ng] 微、非逑、仇靡、无直、特、但 3. 掌握上古音,有助于深切地认识古代诗歌、韵文的艺术成就。四、上古的韵部研究的材料 1. 诗经的入韵字先秦时期没有韵书,更不可能有其他经过整理的语音材料,那么首先方便利用的就是当时的韵文。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韵文就是《诗经》了。 2. 上古的其他韵文 3. 谐声字谐声是“六书”中的一种。谐声字又叫做形声字。这种字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部分表示意义范畴, 另一部分表示声音: 汉字中这一类占大多数。据推测, 古人创造谐声字时, 一般是取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作为新字的声符, 也有人把这种声符称作“谐声偏旁”。“江”和“工”、“河”和“可”的关系就是谐声关系。凡是用“工”字做声符的一系列的字,如“工、江、肛、攻、贡、功、虹、缸、红、项、控、恐、巩、鸿……”等等就构成谐声系统。通过对上古汉字谐声系统的研究,也可以整理出这个时期的韵部。研究的方法 1. 考诗韵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全书 305 篇, 大部分是人民口头的创作, 代表了三千年前周朝时代的语言。因为诗歌是供歌唱的, 所以每一篇诗都有韵。诗韵一般在一句的末了, 所以诗人用韵的字就叫“韵脚”。每一篇或每一章诗里至少有两个“韵脚”是互相押韵的。互相押韵的字必须是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比如《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华”和“家”是韵脚, 今天我们读起来还是押韵的。如果我们能
古今音韵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