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当山在离石方山县境内峪口镇,俗称“真武山”,号称“三晋第一名山”,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明代重修时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遂名之曰“武当山”,因在北方,为有别于湖北的“武当山”,便称为“北武当山”。山势陡峭险要,听开车的老师傅讲,当地有一种说法,所谓“五里土路、五里沙路、五里山路”,是说上山的路之难走。现在坐汽车沿平整的盘山路上去,直接就开到山门下了。
秋日早晨我独自租车来到了北武当山。下了车顺着山路走不多远,就看到前方一座道教神殿,旁边一条叠荡曲折的石阶路通向山巅。抬眼望去,武当山一侧的悬崖绝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像一面巨型宝镜,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数千级的石阶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盘旋而上,远望宛若一个缩微长城。拾级而上,但见层峦叠嶂,莽莽苍苍。踏上一段陡峭的石阶,似乎前面已到尽头;待走上去,才发现柳暗花明,脚下坡度稍缓,无尽的长路又展现在眼前,就像我登司马台长城穿越烽火台的感觉一样。金秋十月,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天也显得特别地蓝、特别地高。两天来从北京到山西所经都是灰暗的天气,这时陡见高远的蓝天、明媚的阳光,心中的阴郁刹那间一扫而光。山色明丽,树色纷繁,绿的、黄的、红的、白的……各色草木花实层出不穷。路旁不时闪现出几枝沙棘,橙黄的果实透着诱人的金光,引得我直咽涎水。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结着豌豆大的红果,在绿树的映衬下,就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翠缎上。摘下一颗尝尝,淡淡的有点发苦,看来是不能食用的。路上不断有三三两两的游人经过,有的情侣二人,有的祖孙三代,有的学生模样三五成群,一路嬉笑而去。
途经一砖石拱门,门前一棵“万年松”,一米多高,据说永远那么高,长不大。
上到山顶,朝对面山上望去,有两颗大石相对数丈,俨然是一龟一蛇怒目而视:龟踞山头,蛇正上行──这便是武当山奇景之一的“龟蛇灵石”。传说当年真武大帝受封武当山后,附近的龟蛇二精闻之不服,欲上山夺位,爬到此处时,被真武大帝用手一指,化为两颗巨石,永远地留在了这里。更奇的是那“龟石”,它是一颗风动石,大风起时随风晃动,但并不滚落。可惜今天没有风,看不到这样的奇观了。
穿过“朝圣”山门,便见石梯顶端的乳白色石门,上书烫金大字“武当山”。入石门,登上最后一段石梯,就来到了峰顶的“玄天殿”,这里供奉的便是北武当山的正神──真武大帝。殿后是“舍身崖”,传说是真武跳崖被五龙托起成仙的地方。
从武当山另一侧沿栈道下来,景象又异了。栈道修在悬崖绝壁上,用铁索相连形成凭栏,甚是险要。峭壁上几棵青松破石而出,卓然挺立。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太,精神矍铄,手上捧着一束红果枝,脖子上系着一条红围巾,健步前行。老人童心未泯,专捡常人不走的险路去。受到老人的鼓舞,我也走得更有劲了。
下得山来时已过午,我们又驱车前往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前两天刚下过雨,山路泥泞难走。开车沿盘山路前行一个多小时,翻过一道山梁,便来到了庞泉沟。庞泉沟地处方山县与交城县交界处,是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鸟类“褐马鸡”。
踏进庞泉沟,只见峰峦叠翠,林木参天,耳边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和淙淙的流水
秋游北武当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