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
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委员会
(2011年12月22日)
2011年,南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市农委的关心指导下,我区紧紧围绕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以粮油高产创建为抓手,着力于技术集成应用,扎实推进我区优质粮油产业发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粮油生产稳定发展
㈠全年粮油生产。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区粮油生产面临了严峻考验,小春油菜遭遇苗期湿害和花期低温雨雪,大春生产前期低温阴雨寡照、中后期夏旱连伏旱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由于抗旱救灾措施得力,通过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高产创建带动效果明显,粮油生产仍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粮油生产“五连增”。,。,,,%。,,,。,,。,%,,%。
㈡秋冬生产。2011年落实晚秋生产计划面积15万亩,、、。2012年小春粮食作物计划面积20万亩,油菜面积15万亩。大力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推行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结合粮油高产创建和油菜观光带的打造,重点抓好“两片两线”(东城、水江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渝湘高速”沿线和金佛山旅游线观光带)油菜示范片建设。
二、认真惠农直补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㈠切实抓好种粮直补工作。全区34个乡镇(街道)、256个村(居委)、1948个农业社(居民小组)、, ,;,;申报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66户,;,;,,,,,。。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补贴资金的兑现,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农民种粮积极性
。
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农户和田块,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通过宣传引导和生产指导,努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通过调整结构,稳定水稻、玉米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改进耕制,推行科学套种,优化耕作模式,采用稻/油、稻/菜、麦/玉/苕、豆/芋/苕、菜/豆/苕等种植制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采取协调代耕、组织助耕服务队等多种形式,杜绝耕地撂荒,确保大春作物种满种尽。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采取协调代耕、组织助耕服务队等多种形式,杜绝耕地撂荒,确保粮油作物种满种尽,稳定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㈠已完工项目
1、2009年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010年10月9日分别在大观铁桥、永福,兴隆金星、永福,水江宏图和福寿大石坝开始实施水利、农业措施,2011年5月全面完成。新修耕作道18条5370米,各型排湿沟(排洪沟),排灌沟渠5000米,便民道13000米,囤水田150亩,粮食晒坝3370m2;。项目总投入资金875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投入资金748万元,群众自筹127万元。项目建成后,,改善灌面
,,,。预计项目区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1万公斤、油料生产能力2万公斤,将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30万元,农民增收80万元。
2、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和2010年中央预算内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2010年10月8日分别在中桥大坪、河图骑坪和西城沿塘开工建设,2011年4月全面完工。中桥大坪工程内容包括:新建灌沟2100m,,新建100m3蓄水池2口,新建沉沙凼4口,
南川区2011年粮油生产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