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针灸科常用方剂.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医院针灸科常用方剂目录
(《伤寒论》)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伤寒论》)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此为功。
(《伤科大成》)
组成: 当归(二钱) 川芎(六分) 乳香(一钱) 苏木末(二钱) 红花(五分) 没药(一钱) 地鳖虫紫荆藤(三钱) 三七(一钱) 赤芍(一钱,炒) 陈皮(一钱) 落得打(二钱)
主治:损伤瘀血,红肿疼痛。
(《伤寒论》)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医学心悟》)
止咳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送下服之痊。
(《温病条辨》)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温病条辨》)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论》)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伤寒论》)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良方集腋》)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
乳没儿茶朱砂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伤寒论》)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伤寒论》)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奇效良方》)
组成: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麸炒) 茯苓(去皮)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丹溪心法》)
虎潜足痿是妙方,虚骨陈皮并锁阳,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偿。
(《伤寒论》)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丹溪心法》)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寒热错杂痞证蠲。
(《伤寒论》)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伤寒论》)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氛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医学心悟》)
蠲痹汤医风气痹,羌防草芍共芪归,
姜黄姜枣同煎服,体痛筋挛手足痱。
(《温病条辨》)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
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医方集解》)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脾胃论》)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景岳全书》)
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
阴虚胃火牙痛效,去膝地生温热痊。
(《伤寒论》)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温病条辨》)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伤寒论》)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伤寒论》)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伤寒论》)
四逆汤中附草姜,心肾阳衰寒厥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伤寒论》)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针灸科常用方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