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液体治疗
创伤性休克
01
液体治疗策略
02
液体选择
03
CONTENTS
目录
创伤的流行病学
全球创伤致死500万/年
44岁以下人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创伤所致死亡中1/3是由急性失血性休克引起
我国每年发生创伤患者约350万
'Reilly D,Mahendran K,West A,et al.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ho die from haemorrhage after trauma[J]. Br J Surg,2013,100(6):749-755.
,余海放,、补液量、,2005,32(7):837—838.
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机体遭受到严重创伤的刺激和组织损伤,通过“血管—神经”反射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以及由此导致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缺氧和内脏损害的综合症。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也是休克最常见类型。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非失血性休克
创伤导致死亡——10%全因死亡
死亡高峰:
创伤导致死亡主要原因——66~80%因失血
创伤失血导致死亡的发生时间——伤后6小时内
早期行有效的液体管理,预计可减少10~15%创伤导致的死亡!
50%
现场死亡
心脏大血管、脑干损伤
30%
伤后1-4小时
大量失血
20%
后期死亡
失血、感染
(1)丧失血浆:严重灼伤和肠梗阻
(2)丧失血液:
急性失血性休克具有严重的危害
创伤失血性休克与“死亡三连征”
低温
代谢性酸
中毒
凝血障碍
恶性循环
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评价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
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 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液体复苏治疗是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有效的液体复苏治疗可显著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率
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液体选择以及复苏终点的判断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评价
目前认为微循环动脉血灌流急剧减少,引起重要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型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休克的治疗应着重于尽快改善微循环,休克的恢复取决
IT行业项目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