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为了忘却的记忆.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警醒
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俄罗斯)赫尔岑
结局或开始 —献给遇罗克
相关知识背景
关于作者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北京人。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1978年底创办《今天》杂志.
诗集:《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零度以下的风景》
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
散文集:《蓝房子》、《失败之书》
目前居住美国.
关于遇罗克
遇罗克
(1942—1970)
汉族,北京人。
家庭出身资本家,
本人成分学生。
1968年1月因撰写《出身论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1970年3月5日执行),年仅27岁。
本篇导读
朦胧诗的主要特点,是放弃对客观物象的再现,而以渗透着作者主体情感、感受、思想的意象,作为本体构成,,在朦胧诗中,,,只是给读者提供一种解释,并不具有定论的意味.
“结局或开始”
诗的题目就明确地显示了他的生命价值以及他和历史的关系.
他自觉地参与历史,并清醒地意识到他的位置、责任以及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他站在时代的交接处,一个时代由他而结束,另一个时代由他而开始,他在此之间殉道.
诗作一开始,就表明作者是对遇害的遇罗克的继承,并继续着遇害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
“为了每当太阳升起/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
——理解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决心像遇罗克一样,关注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沉重的现实,作者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与信念:作者仍然是有理想的,那就是一次次的梦.
在理想中,作者追求着那些鲜活的存在:春天和苹果树、蜜蜂、微风、海岸的潮汐、浪峰上的阳光、鸥群.
虽然为着追寻美好,先驱者如遇罗克已默默牺牲—、承继着他们:寻找砌在墙里的传说.
这首诗的中心是英雄人格。
但这是反英雄之后的英雄人格,而非传统的英雄。
英雄—反英雄—英雄,经过这样一个循环,英雄有了新的意义,他体现出了个人人格的力量。
他站在这里拯救“人”—人的意义和内容:尊严、自由、权利、爱。
诗歌体现了北岛诗的主要特点
深邃的理性.
象征、隐喻等表达方式
大量含义丰富的意象:如贫困的烟头、黄河纤夫的绳索、浪峰上的阳光变成的鸥群、受难者冰冷的塑像、肩上的风、萎缩的花环、乌鸦等
意象的使用,拓展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整首诗呈现出复杂的审美境界.

第九章为了忘却的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663 KB
  • 时间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