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中职学校办学能力的思考
西秀区旧州中学程途
-
摘 要:
影响和决定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由学校办学理念,师资设备,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如何提高主体发展能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是提高农村中职教育办学能力,为农村中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前提。
关键词:农村中职教育办学能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进入我校职高班读书的学生70%是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三毕业生,30%是中考落榜或因家庭困难没法读普高的学生。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他们多数是“学业失败者或是经济贫困生”,文化基础差异大,思想波动大,教育教学组织难度大,这就给提高农村中职学校办学能力客观上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将他们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创业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铸造学校品牌的核心因素,在日益激烈的生存发展危机中,如潜在生源危机,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昂,家长、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够,学生技能单一,适应社会能力差等,这些都与教学质量有关,学校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激活与提高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才能迎来家长和社会的青睐。离开教学质量,再好的专业设置,再好的课程体系,再多的资金投入,再多的生源流入,再广的就业门路,到头来都会化成泡影。离开教学质量的教育最终是先误人,后害己,更谈不上生源如流、就业广阔、社会满意。只有重视持续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学校才能“常盛不衰”,会永葆青春活力,始终处于生机勃勃的气象。世界银行在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规模发展教育的教训是明白无误的:迅速扩大教育规模付出的是质量代价,这反映在入学率提高而教育成果上不去,如果质量不高,或者所学的东西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那么,即使在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人里,失业率也会很高。”可见,根据时代需求的人才标准和类型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学校,就是一所具有“生机勃勃、永葆青春活力”的学校,根据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来调整专业培养取向,提高学生素质技能适应力的学校,是一所被社会欢迎的学校。农村中职学校处于农村生源充足的优势区位,有“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向农村地区倾斜等政策及各级政府、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逐步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息。农村中职学校要继续思想大解放,更新育人理念,勇敢创新,营造良好的职教发展氛围。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学校管理,建设良好的校舍环境,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学生实际技能训练。大力提高农村职校教师队伍素质,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优秀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多能型”职教师资队伍。重视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培养创业者,把学生培养成为两地(本地和外出务工) 应用型技术人才,推动农村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农村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农村中职学校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2 增强办学效率
要办好农村中职学校首先要运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把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整合起
中职论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