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李庚寅
课程考核方式和比例
学习资源及其使用方法
中国知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economics..cn/
经管之家(原经济论坛)-国内最大的经济、管理、金融、
统计在线教育和咨询网站 http://bbs./
中国金融网/bk/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金融研究》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学会
《财贸经济》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
究所
《国际金融研究》主办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国际金融学会
《中国金融》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财政金融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摘主办单位;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
《金融时报》主办单位:金融时报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 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
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有清醒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一是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银行、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二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提高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对金融活动的规律、金融运行机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并由此奠定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三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新动向,掌握观察和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具有利用金融理论,解决和处理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本课程学习时,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外,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所布置的参考文献和较认真地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真正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控、金融与经济发展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1、2章主要介绍货币与信用理论,这是整个货币银行学的入门;
第3章研究金融市场及其运行,主要是从静态上进行分类研究和切面剖析;
第4、5、6章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第7、8章主要研讨金融总量与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第10章则对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理论作了一定介绍;
第11、12章主要对当前社会较关注的金融危机、网络金融进行一定的介绍和分析;
整个教材及各章节内容基本上是按照“理论、实践、调节、发展”这样一个宏观框架来编排。
教材:
李庚寅:《货币金融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参考书目:
:《金融学》(第四版)、《货币银行学》
(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中译本,第十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H·弗里德曼:《货币与银行》(中译本),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博迪罗伯特·C·默顿、戴维·克利顿:
《金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伦·哈伯德:《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金
融学译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格致出版
社,2014.
:《货币金融学》(第三版),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材》(第五版),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1. 唐士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
(新编21世纪金融学系列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金融
世界货币定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