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一中高二语文组
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尚书》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列入经部。
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失了。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两汉时期中》和《汉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部史书。《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书成为后代正史的典范。
两宋时期是史学的第三个高峰,无论是史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前代,且为元明所不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春
秋
笔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编撰的《春秋》,也叫做“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与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者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达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它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左传》介绍: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的忠诚和正直。
2、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分析本文中出现的双宾句、省略句、古今字、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教学重点、难点
会正确分析双宾句、承前省略句的各种情况,掌握古今字、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晋灵公不君
1、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晋灵公不君-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