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成:美国高尔夫纪行体验与体会
高尔夫,起源于苏格兰,却发展、壮大于美国,因此,《高尔夫球规则》是由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皇家高尔夫球俱乐部及美国高尔夫球协会共同批准的。高尔夫在美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形态,高尔夫的各种行业协会众多,如,美国高协(USGA)、高尔夫建造者协会(GCBAA)、草坪总监协会(GCSAA)、设计师协会(ASGCA)、球场业主协会(NGOAA)、俱乐部管理者协会(CMAA)、美国高尔夫基金会(NGF)等,这些协会执着美国高尔夫发展的牛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目光一直紧盯着美国高尔夫的发展,关注着美国高尔夫的变化,研究和探索这种发展和变化对我国高尔夫发展的指导意义。
朝向公司成员还分别是美国GCSAA、GCBAA、USGA、CMAA等协会的会员,2007年七月,朝向公司由陈朝行总经理亲自带队,包括设计总监赵建国、工程总监贾晓东、管理总监吴若成和朝向北美办事处的李昆博士组团出访美美国高尔夫建造者协会(GCBAA)夏季年会之外,还希望通过这次出访,加强对这个高尔夫大国的亲身体验。
此行美色无边,实乃一次高尔夫的盛宴,本人囿于语言障碍,未能有更深的了解,深以为憾,颇多感受,本文也未能一一道出,仅择其要而已。
高尔夫——老人和孩子们的运动天堂:
为了克服时差,我们一下飞机就赶赴球场,一个叫RANCHO CANADA GOLF CLUB的公众球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球场应该称为“日收费球场”。这类球场没有会员,对公众公开开放,属于美国四类公众球场中的一类(其他三类公众球场分别是:市政球场、半封闭会员制球场和军用球场,按照NGF的统计,2006年,这四类球场占了美国球场总量的77%)。RANCHO CANADA GOLF CLUB球场18洞打球收费是40美金,在美国的同类球场中(顶级公众球场除外)属于中等收费水平。
球场让我们真正体验了“公众”的本来意义,开放和价格适宜是其主要特点。或许正因为美国存在大量此类的公众球场,能够向大众提供价格适宜、方便快捷的场地和服务,才使高尔夫平民化成为可能,高尔夫也才会成了美国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美国的高尔夫运动也就拥有大量的打球人口,并形成庞大的高尔夫市场。
我们在美国球场注意到和中国目前的打球者的构成是不同的,老人与青少年,成了美国高尔夫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据NGF统计,2006年,美国有610万5-17岁的青少年参与到此项运动
中来,老年球手则约占美国高尔夫总人数2870万的1/3,下场次数占了总下场次数的56%。以下我们拍摄到的场面,在美国的公众球场中其实随处可见。
摄于RANCHO CANADA GOLF CLUB
另外,在中国(实际上亚洲,特别是东南亚都是如此),高尔夫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历史、人文、文化观念背景,以及对高尔夫运动的定位差异,高尔夫被异化为享受型乃至“贵族”型运动(就像我们在美国看到十足普罗的“星巴克”在中国却成了小资的符号一样)。中国社会富有阶层对享受的追求,刺激了享受的供应,由此,便有了富丽堂皇、功能齐备、竞豪华的高尔夫会所和体贴备至的服务,再加上国家政策和土地资源等因素,高尔夫在中国成了稀缺产品,稀缺,又使得高尔夫成了有钱人的专享活动,成了“奢侈运动”。
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今天的奢侈品,是明天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相信高尔夫终将洗尽铅华,最终将会有一个本质的回归。由此,作为中国高尔夫投资者、从业者需要得到的启示是——从高尔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经营的角度,我们需要建造什么样的球场,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才真正有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助于高尔夫在中国的普及。
美国的球场运作看起来似乎还没有我们的这么讲究和“专业”,但却非常简单便捷,实用方便。RANCHO CANADA GOLF CLUB就没有国内常见的拒人门外的保安人员,没有围墙,没有球童,没有接包、挂牌、开卡等国内常规的运作程序。专卖店就兼着出发管理、收银和预订等功能(圆石滩都是如此)。会所的功能主要就是专卖店和餐厅,球员付款下场打球,十足的平民化,这种运作方式,是美国一般球场都通用的。
方式固然简便,照搬来国内,以我之见,起码目前还不是时候。这种方式的实施实际上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那就是国民素质的层次和高尔夫文化的普及程度(起码球会没有必要考虑客人可能“跑单”,球员也不考虑球包要是少了一支杆,我怎么找球会算账)。我们的球场
运作方式看起来更加“规范”,更加井然有序。球童出场、回场都要清点杆数,报给客人,还要客人确认,客人在接包处要给球包挂牌,打完球凭牌领回球包,一丝不苟。有的球会担心跑单,还要把你的球包牌扣起来,付款后才还给
体验与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