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我国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劳动者。
3、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⑴人民是政治概念. (与敌对分子相对)
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①中国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②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公民权利的含义:
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6、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含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7、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⑴平等权; ⑵政治权利和自由; ⑶宗教信仰自由; ⑷人身自由权利;
⑸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⑹社会经济权利;
⑺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⑻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⑼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内容: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权利保障的核心——宪法; 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宪法。
☆权利保障的主要内容——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 ⑴平等性;⑵广泛性。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立法机关)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公安机关、审判机关)
背诵
9、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⑴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⑵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⑷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0、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利?
公民在形式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限制:(1)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⑵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
背诵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1)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在我国公民是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自觉履行义务的意义
自觉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分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1、公民履行的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
2、法定义务的含义: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3、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八下思品第一单元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