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央苏区会计制度建设对财政监督.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央苏区会计制度建设对财政监督
中央苏区是红4军主力进入赣南、闽西后,以毛泽东为首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而逐步发展成的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当时财政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革命战争的需要,但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财力消耗很大,为了应对“围剿”,中央苏区主力红军人数众多,1932年7月起,前后方红军的给养全部由中央财政部负责支付,在层层封锁和“左”倾路线的危害下,组织财政收入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存在各自为政、滥收滥支、苦乐不均、钱多时乱花、没钱时乱打的分散局面。
1932年,财政部通过采取自上而下建立财政系统、统一税收、统一收支、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预决算制度和国库制度等手段,完成了统一财政工作。其中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是统一财政的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1932年12月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发布了第12号训令《统一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自1933年1月1日起执行。
一、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前会计工作的主要缺陷
第一,“就是收钱机关,管钱机关,用钱机关混在一起没有分开,每个县政府,收钱的是他,管钱的是他,用钱的还是他,他要用钱的时候自然会打开柜子任意地拿钱用”。“这样要财政统一当然很难做到,而且任各级自收自用,中间更免不了生出许多贪污浪费舞弊的毛病出来”。
第二,“是各项收入与经费没有分开,没有各成系统”,“上月收支与下月收支,也没有分开,甚至连私人移借都混在一起,因此省县政府账目弄得非常麻烦,会计不易整理,中央则更无从确知各项收入项目,因而妨碍到整个岁入岁出之预算与决算,致中央不能有计划去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第三,“是各项会计科目没有一定名称”,各地同一名称所核算的内容不同,“这样自然弄得各处会计非常紊乱,不能一目了然,而且不能彼此相较,互相对证”。
第四,“是簿记单据没有一定格式”,“有些则没有记账,单据表册更未能照中央规定填写,有些则没有单据,只凭口说记账,就中央簿记亦多用银行格式,没有一定格式和大小,这样不独妨碍保藏与审查,而且容易舞弊
”。
第五,“是财政交代无一定手续,交卸者无清单无报告,接管者也不去根究照查此中舞弊情形不言可知,结果是公家损失”。
二、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的主要措施
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第12号训令《统一会计制度》在列举了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前会计工作的主要缺陷后,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科学的会计制度的内涵,并以此作为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主要措施。
第一,“把收钱的、管钱的、领钱的、支配的四个机关分开,不再混在一起”,收钱机关只准收钱,收到了款,分文解交管钱机关。领钱机关须按月作预算,按照系统送交本部批准,发给支票,才向国库领款,否则不给支票。国库收到之款,只准送到上级国库或照上级支票付款。
第二,“各级收入与开支都分别划分,各成系统”。“这样分开系统,各项收支自然有条有理,中央也便随时可以明了收支状况,而能有计划地去支配整个财政。”
第三,“确定会计科目,把各项收入及开支节目规定一定名称,与一定范围,使收付款有条有理,一目了然,而且得以彼此相较,相互对照。”
第四,“规定预决算规则,实行预决算制度,无预决算制度者不给钱,自中央到乡政府,必须按照规定时日严格执行,使会计按月结算。”
第五,“统一簿记单据。确定记账方法,使各级采用新式簿记,

中央苏区会计制度建设对财政监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06-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