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高阳镇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
根据县教育局校本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学校资源信息库,通过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使学校资源信息库建设更贴近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激活课堂教学,起到保障辅助作用。
一、校本教育资源库建设可行性分析
1、学校已建成完备的千兆校园网,为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运行与教育资源的上传与下载提供了稳定的高速通道。
2、 ART平台和FTP平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教育资源管理所需的服务功能,包括分配存储空间、设置共享与非共享文件夹、指定文件或文件夹共享对象、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所需操作、统计教育资源的件数与容量。
3、全校教师都具备收集、整理、上传与下载教育资源及熟练使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技能。
二、校本教育资源库支撑环境的完善
1、建设教育资源存储系统:班班通工程为学校配备了500G存储空间的服务器,为校本教育资源库提供了硬件环境。
2、建设应用数据备份系统:全校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心血收集、整理、制作所积累下来的海量教育资源,以及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所产生的海量应用数据,不仅仅要解决其存储,更重要的是确保其安全,使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及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在遭受攻击而导致其内的应用数据被破坏时能快速及时恢复。这是校园网现有服务器无法做到的,必须通过建设专门的应用数据备份系统来解决,应用数据备份系统的规划建设容量为4T(4000G)。
三、校本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1、校本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盲目追求数量,坚持优质实用、有效适用的建设方针,使校本教育资源的容量增长与质量保证协调统一,尽力避免单纯地为完成建设容量而不求质量造成大量无效没用的资源浪费宝贵的存储空间。
2、存放到校本教育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应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过程制作、优化、筛选并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过的,尽力避免把网上下载的教学资源直接存放到校本教育资源库。
3、校本教育资源建设的评价采取引导与奖励相结合的策略,把容量与质量协调统一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尽力避免单纯以容量定任务、以容量定奖励作为考核评价的手段,让学科教师在自愿与受益的状态下把参与校本教育资源建设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四、校本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1、建立共享的个人教学资源库(建设者:学科教师)
①学科教师通过FTP平台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设置个人资源包,各级文件夹及资源包的命名规则如下:
一级文件夹按“学科名称+姓名”规则命名,如“信息技术_罗勇”。二级文件夹按“年级名称”命名,如“七年级上”、“七年级下”等。三级文件夹按资源类别命名,如“教学课件”、“教学
杞县高阳镇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